聖雄甘地(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簡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一位偉大的聖人。他獲得了異乎尋常的愛、尊重和奉獻。印度人聚集在他周圍,以便能夠見到他,並聆聽他對這個星球的言論。他來是為了將他們從奴隸制中解放出來,在他們眼中,他幾乎像神一樣。全世界都對他敬畏不已。即使是他的對手也對他非常尊重。

泰國北欖府,3月

27日:聖雄甘地為印度帶來了自由,並帶來了解決爭端的新方法——非暴力,該展覽於2015年3月27日在泰國北欖府的泰國人文影像博物館展出。

傳記

  • 甘地於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古吉拉特邦的波爾班德爾。他的母親名叫普特利拜,父親名叫卡拉姆昌德·甘地。甘地在他13歲時與卡斯圖爾巴進行了包辦婚姻。

  • 甘地在孟買大學學習了一年法律,然後轉到倫敦大學學院,於1891年獲得學位,並被註冊為英國律師。

  • 他回到孟買,在那裡做了一年的律師,然後搬到南非的納塔爾,為一家印度公司工作。

  • 甘地在回國後參與了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他在印度國民大會的會議上發表演講,並逐漸成為其領導人之一。

  • 人們稱甘地為聖雄巴普。甘地領導了著名的聖雄甘地運動,也稱為“丹迪鹽業運動”,從1930年3月12日至4月6日。

丹迪鹽業運動的雕像

  • 甘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表示,印度在獲得自由之前不能參與戰爭。他的“退出印度”運動導致了大規模逮捕和前所未有的抵抗。

  • 印度於1947年獲得獨立,隨後是1947年的印巴戰爭和印度的分治。甘地曾說過,“我的身體必須分成兩半,印度才能分裂”。

  • 甘地於1948年1月30日去世。當他前往祈禱集會時,被戈德塞連開三槍擊中胸部。

事件日期
出生1869年10月2日,
在倫敦大學學院接受教育1891
丹迪鹽業運動1930年3月12日至4月6日,
離開政黨 1936
獨立1947
去世1948年1月30日

原則、實踐和信仰

甘地是一位擁有獨特原則、實踐和信仰的偉大人物。

  • 真理、非暴力和信仰、簡樸是甘地的主要原則。他各個領域的許多運動都主要基於非暴力。在他看來,在壓迫的情況下保持非暴力比遵循暴力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他遵循了阿希姆薩或非暴力的實踐。

  • 他認為,應該對所有偉大的宗教懷有基本的尊重,而不僅僅是容忍,並且所有偉大的宗教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甘地認為,如果一個人想要改變世界,首先他想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 他提倡堅決但非暴力的抵抗和公民不服從,基於聖雄甘地運動的理想,體現了甘地對運動的願景,最能概括他的勸誡:“要麼做,要麼死”。

文學作品

甘地寫了很多書。以下是他的幾部文學作品:

  • 《印度自決》,1909年出版的古吉拉特語書籍。

  • 他還是多家出版物的編輯,包括古吉拉特語、印地語和英語期刊《哈里詹》、《印度輿論》、《青年印度》和《納瓦吉萬》。

  • 甘地的自傳《我的實驗真理》也已出版。

  • 除了《南非的聖雄甘地運動》和《印度自決》之外,他還寫了其他自傳。

遺產和在流行文化中的描繪

  • 甘地被認為是全世界的一位傳奇人物。然而,甘地在自己的自傳中寫道,他從未尊重這個稱號,並且它經常給他帶來痛苦。

  • 甘地對重要的政治運動和領導人產生了影響。美國民權運動的兩位重要人物馬丁·路德·金和詹姆斯·勞森,在制定他們的非暴力理論時都借鑑了甘地的著作。

  • 著名的歐洲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31年給甘地寫信,並在後來的文章中稱他為“後代的榜樣”。

結論

聖雄甘地是印度最著名的領導人,也被稱為聖雄和巴普。他始終遵循真理和非暴力的道路。他是一位充滿樸素的人,並提出了透過抵制外國商品來使用國產貨的想法。他受到每個人的喜愛,無論國籍和宗教如何。作為一名自由戰士,他經歷了許多磨難,但他從未偏離自己的倫理和實踐。由於他對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做出的貢獻和留下的遺產,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象徵。

常見問題

Q1. 甘地何時當選為國大黨主席?

A1. 1924年,甘地在印度國民大會比利時會議上當選為國大黨主席。在戈卡勒及其小組成員的幫助下,他當選。

Q2. 甘地是如何解釋他在學校生活中考試經歷的?

A2. 在一次學校檢查中,一位教育官員要求孩子們各自寫五個英語單詞。莫罕達斯拼錯了“kettle”這個詞。老師注意到了這一點,並示意他抄襲旁邊學生的答案。他從未想過作弊。他完全無法理解老師是在真的讓他不誠實。

Q3. 甘地在哪裡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講?

A3. 甘地於1916年2月4日從南非返回後,在瓦拉納西印度教大學發表了他的首次公開演講。他在BHU向人群發表了演講,人群主要由易受影響的孩子、王子和其他佩戴珠寶的人等組成。

更新於: 2023年2月24日

218 次瀏覽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