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軟體測試教程
- 軟體測試 - 首頁
- 軟體測試 - 概述
- 軟體測試 - 缺陷管理
- 軟體測試 - 生命週期
- 軟體測試 - Bug 生命週期
- 軟體測試 - 誤區
- 軟體測試 - QA、QC 和測試
- 軟體測試 - 環境
- 軟體測試 - 策略
- 軟體測試 - 步驟
- 軟體測試 - 測試條件
- 軟體測試 - 測試分析
- 軟體測試 - ISO 標準
- 軟體測試 - 型別
- 軟體測試 - 技術
- 軟體測試 - 方法
- 軟體測試 - 指標
- 軟體測試 - 層次
- 軟體測試 - 估算技術
- 軟體測試 - 七大原則
- 軟體測試 - 嚴重程度和優先順序
- 軟體測試 - 缺陷密度
- 軟體測試有用資源
- 軟體測試 - 問答
- 軟體測試 - 快速指南
- 軟體測試 - 有用資源
- 軟體測試 - 討論
軟體測試 - 缺陷密度
測試過程會識別軟體中的缺陷。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都負有同等責任來查詢缺陷,並確保質量不受影響。如果在軟體開發的後期階段發現缺陷,那麼缺陷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此,軟體質量與缺陷相關,這意味著隨著缺陷數量的增加,軟體質量會下降。
什麼是缺陷密度?
缺陷密度是在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中,每行程式碼中發現的缺陷總數。它是一個數學數字,用於確定軟體的質量,這意味著缺陷密度數字越低,軟體質量越好。
缺陷密度數字指導開發團隊識別缺陷可能性更高的模組。因此,測試人員也更加關注這些模組。它通常以每千行程式碼 (KLOC) 的缺陷總數來衡量。
Defect Density = (Count of total defects)/Software Size
因此,獲得缺陷密度的數學公式為 -
Defect Density = (Count of total defects)/Lines of code per 1000
計算缺陷密度的真實示例
讓我們以一個包含兩個模組的軟體為例。每個模組都檢測到 30 個缺陷。模組 1 有 1000 LOC,模組 2 有 2000 LOC。上面示例計算出的缺陷密度將為:(30+30)/(1000+ 2000) = 0.02 缺陷/LOC = 20 缺陷/KLOC。
行業中沒有為可接受的缺陷密度數字設定標準。較高的缺陷密度數字表明軟體沒有達到所需的質量,因此不適合部署到生產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團隊會重新審視軟體程式碼,修復問題,然後測試團隊會重新驗證軟體。
但是,根據行業標準,0.1-0.5 缺陷/LOC 範圍內的缺陷密度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哪些因素決定了缺陷密度?
決定缺陷密度的因素如下 -
- 複雜度 - 隨著軟體複雜度的增加,發現缺陷的機率也會增加。
- 技能組合 - 如果軟體是由經驗不足的開發人員或技能不匹配的開發人員構建的,則可能會導致開發質量低下,從而導致較高的缺陷密度。
- 缺陷型別 - 在同一個軟體中,與功能或 UI 相關的缺陷比與安全或效能相關的缺陷更常見。
缺陷密度優勢
精確的缺陷密度數字使開發人員對軟體質量及其效能充滿信心。開發人員可以得出結論,他們開發的軟體已準備好交付給客戶,並且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測試。缺陷密度數字幫助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衡量需要進行多少返工才能糾正錯誤。
缺陷密度識別出更容易出現缺陷的軟體元件,因此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工作。根據缺陷密度數字,測試團隊找到完成測試所需的額外資源和培訓。
非常低的缺陷密度數字表示兩件事,要麼開發人員開發的軟體很好,要麼測試人員沒有足夠的知識,因此他們未能對軟體進行徹底的測試。
結論
本教程全面介紹了軟體測試 - 缺陷密度,到此結束。我們首先介紹了什麼是缺陷密度,計算缺陷密度的真實示例,哪些因素決定了缺陷密度以及缺陷密度的優勢。這為您提供了軟體測試 - 缺陷密度的深入知識。明智的做法是不斷練習您所學到的知識,並探索與軟體測試相關的其他內容,以加深您的理解並擴充套件您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