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東西后是如何獲得能量的?雖然消化需要時間,但我們吃東西后就能立即獲得能量。


食物在被消化後才能釋放能量給我們。

人體消化系統由一組器官組成,這些器官負責消化食物並將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消化系統由胃腸道(也稱為消化道)組成,包括口腔、胃、食道、小腸和大腸。

消化系統的輔助器官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和膽囊。

食物顆粒在透過消化道的各個部分時逐漸被消化。輔助器官透過釋放某些酶來促進消化,這些酶有助於分解食物。

消化的五個步驟如下,按食物消化順序排列:

1.攝取:食物進入口腔。咀嚼將食物分解成小塊,唾液與食物混合,可以很容易地透過食道進入胃。

2.消化:當食物進入胃時,胃的內壁會分泌粘液、鹽酸和消化液。酸使胃中的介質呈酸性,並幫助消化液將蛋白質分解成更簡單的物質。

小腸接收來自肝臟和胰腺的分泌物,以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進行消化。

3.吸收:消化的食物進入腸壁中的血管,腸壁有數千個指狀突起。這些被稱為絨毛,它們增加了消化食物吸收的表面積。

4.同化:吸收的物質透過血管輸送到不同的器官。這些物質用於構建蛋白質等複雜物質。這叫做同化。

5.排洩:未消化和未吸收的食物進入大腸,在那裡水分和一些鹽分會被從未消化的食物中吸收。

剩餘的廢物進入直腸。這種糞便物質透過肛門排出。這叫做排洩。

更新於:2022年10月10日

93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