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網路有用資源
- 光網路 - 快速指南
- 光網路 - 有用資源
- 光網路 - 討論
光網路 - 簡介
目前關於IP over WDM 的想法,透過概述一條通向光資料網路的路徑,其中包括多種資料網路協議以及與協議無關的光網路基礎設施,受到了挑戰。本教程討論了光資料網路中資料網路協議和網路架構的多樣性。
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了頻寬爆炸,這導致電信行業從面向語音的電路交換服務轉向面向資料的分組交換服務。支援“光上直傳資料”的概念,得益於消除不必要的網路層將大大降低網路成本和複雜性的承諾。
在這種減少或摺疊網路層的觀點中,現有的TDM系統(如同步數字體系SDH)的作用越來越小,光傳輸網路成為由此產生的“網路之網”的底層傳輸基礎設施。
光纖網際網路
例如,由光互聯論壇 (OIF) 定義的光網際網路絡是一種面向資料的網路基礎設施,其中交換機和路由器集成了光介面,並透過光纖或光網路元件(如密集波分複用器 (DWDM))直接連線。
然而,目前,IP over WDM 的概念只不過是巧妙偽裝的營銷手段。幾乎總是,IP over WDM 是將 IP 資料包對映到 SDH,並結合基於 SDH 的點對點 DWDM 系統。不需要獨立的 SDH 元素(通常稱為時分複用器 (TDM)),但 SDH 仍然是資料網路裝置介面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 DWDM 系統中 SDH 的依賴日益增加,限制了技術創新。例如,它可能會抑制光纖上的分組應用,例如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千兆乙太網 (GbE) 和 10 GbE over DWDM。它也沒有讓我們更接近實現光傳輸網路的最終願景。
與目前對 IP over WDM 的看法相比,存在一種更平衡的資料/傳輸網路演進觀點。這種平衡的觀點基於兩個基本原則:
在由差異化主導的市場中,每個資料網路都是獨一無二的。
作為底層基礎設施“網路之網”的光傳輸網路 (OTN) 應該能夠傳輸各種客戶端訊號,而與它們的格式無關。
這兩個基本原則共同構成了光資料網路概念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