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術語



在熟悉比賽規則和比賽指南之前,務必先了解冰球中使用的術語。

  • 球場 (Rink) − 冰面覆蓋的比賽場地

  • 藍線 (Blue lines) − 球場上將進攻區和防守區分開的線。

  • 紅線 (Red line) − 將球場分成兩半的中心線

  • 球門線 (Goal line) − 從球門柱到球場擋板,位於球門籠正前方的紅線。

  • 球門籠 (Goal cage) − 球門線後方的梯形區域,由網和矩形柱子覆蓋。

  • 中立區 (Neutral zone) − 冰面中央兩條藍線之間的區域。

  • 進攻區 (Attacking Zone) − 從藍線到球門籠的進攻方球場末端。

  • 防守區 (Defensive zone) − 從藍線到球場另一端擋板直至球門籠的防守方球場末端。

  • 面球 (Face-off) − 用於開始比賽或比賽間歇後開始一個階段,或在比賽暫停後重新開始比賽的方法。兩隊隊員在球場上各自站位,兩隊中鋒隊員在冰面中央爭奪冰球,裁判將冰球扔到面球點後。

  • 中鋒 (Center player) − 位於冰面中央的前鋒位置的球員,負責控制冰球並得分。

  • 邊鋒 (Winger players) − 位於中鋒身後左右兩側的前鋒位置的球員,幫助他保持冰球的控制權並進球。

  • 後衛 (Defenseman) − 位在前鋒身後的左右兩側的球員,負責阻止對方進球。

  • 守門員 (Goaltender or Goalie) − 位於球門籠附近的球員,透過阻止冰球進入球門線和球門籠來阻止進球。

  • 額外進攻隊員 (Extra attacker) − 在任何一隊中,用以替換守門員的場上前鋒球員。

  • 進球 (Goal) − 當一名球員擊中冰球,並且冰球越過球門線進入球門籠時。

  • 助攻 (Assist) − 最多記給兩名協助傳球或擊退冰球以得分球員的球員。

  • 撲救 (Save) − 當守門員或任何其他球員阻止對方球隊進球,甚至阻止持球球員將球射過球門線時。

  • 點球 (Penalty shot) − 通常在球員嚴重違反比賽規則,阻止對方球員得分機會時判罰。對方球員獲得點球,他控制冰面中央的冰球,而被罰隊的守門員在他的球門籠前,進行一對一的射門嘗試。

  • 壓哨球 (Buzzer beater) − 就在一個階段結束前記下的進球。冰球必須在該階段的 0.1 秒前越過球門線,否則進球無效。

  • 球門線撲救 (Goal line save) − 當球員試圖射門但冰球只觸及球門線而沒有越過時。

  • 帽子戲法 (Hat-trick) − 同一名球員連續進三個球。

  • 少打多 (Short-handed) − 在比賽中場上球員比對方球隊少,處於劣勢的被罰球隊。

  • 多打少 (Power play) − 指由於對方球隊因犯規而少打人,擁有比對方球隊更多球員的球隊進行的比賽。

  • 單刀 (Breakaway) − 持球者和對方球門籠之間沒有後衛。

  • 回防 (Backchecking) − 對對方球隊的進攻做出反應,滑回防守區。

  • 反手射門 (Backhand shot) − 從球杆背面擊出的射門

  • 傳球 (Drop pass) − 球員傳球給隊友。

  • 棄擲追球 (Dump and chase) − 球員採用的一種技巧,將冰球從對方球隊的藍線帶到擋板連線處,從而將冰球推進進攻區。

  • 手傳球 (Hand pass) − 用手傳球,在己方防守區內允許,但在中立區和進攻區禁止。

  • 點球大戰 (Shootout) − 在平局比賽中,以及加時賽以平局結束時,雙方進行多次點球來決定獲勝球隊。

  • 左翼鎖 (Left wing lock) − 失去冰球控制權時制定的比賽計劃。左翼改變位置,與後衛並排,執行區域防守以獲得冰球的控制權。

  • 中立區陷阱 (Neutral zone trap) − 一種比賽策略,以阻止對方球隊控制並傳球穿過中立區。

  • 一杆進球 (One-timer) − 球員在接球后直接射門,而無需擊打或觸碰冰球。

  • 加時賽 (Overtime) − 兩隊平局時增加的比賽階段。加時賽中第一個得分者贏得比賽。

  • 蝴蝶式 (Butterfly) − 守門員使用的一種封堵技術,用他的腿墊覆蓋球門籠。

  • 鐵十字 (Iron cross) − 一種針對對方球隊的防守戰術。中鋒、兩名後衛和守門員成菱形站位,執行罰球,使對方無法進球。

  • 凍結冰球 (Freezing the puck) − 守門員通常可以用他的手套抓住冰球來停止比賽。

  • 身體碰撞 (Body checking) − 使用體力將球員撞倒在冰面上。

  • 少打多防守 (Penalty kill) − 主要指被罰球隊處於少打多情況下的球員陣容、策略和比賽方法。

  • 前場緊逼 (Forechecking) − 為了獲得冰球的控制權,球員傾向於在前場緊逼進攻區,並創造得分機會。

  • 髖部碰撞 (Hip check) − 如果球員用臀部將對方球員撞倒在球場上。

  • 高杆 (High stick) − 用高於球員肩膀的球杆觸碰冰球會導致比賽暫停。用高杆打進的球無效。

  • 肘擊 (Elbowing) − 球員用肘部或前臂擊倒對方,導致犯規。

  • 干擾 (Interference) − 對不持有冰球的對方球員進行阻攔的輕微犯規。

  • 拉人 (Holding) − 當球員抓住對方阻止對方時判罰的輕微犯規。

  • 打架 (Fighting) − 當球員反覆互相攻擊時發生嚴重犯規。

  • 比賽行為不端 (Game Misconduct) − 即使在多次犯規後,球員也因比賽行為不端而被逐出比賽。

  • 高杆 (High sticking) − 當一隊球員用球杆擊中對方球員的頭、臉或肩部區域時判罰的輕微或雙輕微犯規。

  • 抓住球杆 (Holding the stick) − 抓住對方曲棍球杆的球員被判罰的輕微犯規。

  • 勾人 (Hooking) − 用球杆的刀刃撞擊球員來阻礙對方球員。

  • 罰球區 (Penalty box) − 被罰球員坐在球場旁的區域。

  • 越位 (Icing) − 當一隊將冰球擊過中線和對方球門線,而沒有進入球門或在中立區或防守區被任何對方球員觸碰到,並且比賽被暫停時發生。越位球隊的球員在比賽暫停期間不允許換人。

  • 踢球 (Kicking) − 用球員的腿滑冰推進冰球稱為踢球。踢球不能得分。踢對方球員可能會導致輕微犯規。

  • 膝蓋 (Kneeing) − 當球員試圖用伸出的膝蓋阻擋對方球員時,會發生輕微犯規。

  • 粗野 (Roughing) − 與對方球員的手或拳頭接觸的球員會被判罰輕微犯規。

  • 揮杆 (Slashing) − 當球員試圖觸碰對方球員的曲棍球杆或身體,導致對方在溜冰鞋上搖擺時,會判罰輕微犯規。

  • 刺 (Spearing) − 用曲棍球桿刀刃試圖刺傷對方的雙輕微犯規。

  • 比賽中換人 (On the fly) − 在比賽過程中隨時換人,而無需暫停比賽。

  • 越位 (Offside) − 當球員在冰球傳到他們區域之前越過對方球隊的區域。

  • 出界 (Out of play) − 當冰球射出冰球場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