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糾錯 (FEC)
前向糾錯 (FEC) 是一種糾錯技術,用於檢測和糾正傳輸資料中有限數量的錯誤,而無需重新傳輸。
在這種方法中,傳送方會將冗餘的糾錯碼與資料幀一起傳送。接收方根據附加的冗餘位進行必要的檢查。如果發現數據沒有錯誤,則執行糾錯碼生成實際幀。然後在將訊息傳遞到上層之前刪除冗餘位。
優點和缺點
由於 FEC 不需要源和目標之間進行握手,因此它可以用於從單個源同時向多個目標廣播資料。
另一個優點是 FEC 節省了重新傳輸所需的頻寬。因此,它用於即時系統。
其主要限制是,如果錯誤過多,則需要重新傳輸幀。
FEC 的糾錯碼
前向糾錯的糾錯碼可以大致分為兩種型別,即分組碼和卷積碼。
分組碼 - 訊息被分成固定大小的位元塊,為糾錯新增冗餘位元。
卷積碼 - 訊息包含任意長度的資料流,奇偶校驗符號透過布林函式在資料流上滑動應用生成。
有四種常用的糾錯碼。
漢明碼 - 它是一種分組碼,能夠檢測最多兩個同時發生的位元錯誤並糾正單個位元錯誤。
二進位制卷積碼 - 在這裡,編碼器處理任意長度的輸入位元序列並生成輸出位元序列。
裡德-所羅門碼 - 它們是分組碼,能夠糾正接收到的資料塊中的突發錯誤。
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 它是一種由包含低密度 1 的奇偶校驗矩陣指定的分組碼。它們適用於非常嘈雜通道中的大塊大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