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性焦慮與削弱性焦慮的區別
焦慮可能是幫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這取決於具體情況以及個人如何應對和處理他們遇到的壓力、擔憂和事件。一項研究表明,比賽準備度是促進性競爭焦慮和削弱性競爭焦慮最常被認可的前因。研究中的受試者根據他們感覺的準備程度,將他們的焦慮視為其表現的優勢或障礙。
什麼是促進性焦慮?
對錶現有益的焦慮被稱為促進性焦慮(美國心理學會,2020)。焦慮被認為是有動力的,因為它的感知強度。這種型別的焦慮者將壓力視為挑戰而非威脅。
研究表明,將自己的擔憂視為有幫助的學生更有可能在學業上取得成功,並且在漫長的一天之後不太可能感到情緒耗竭。一項類似的研究結果表明,考試焦慮程度較低的學生也具有較高的平均考試分數。
比較削弱性和促進性焦慮傾向的研究發現,頂級運動員傾向於以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焦慮。更重要的是,將事件視為有益而非有害的個人報告的焦慮水平降低了。
因此,建議我們以更支援的方式看待焦慮,並將其視為一種有益的情緒。當人們認為環境有利於心理準備和表現時,他們可能會感到有掌控感。這可能有助於藝術家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什麼是削弱性焦慮?
削弱性焦慮會干擾表現(美國心理學會,2020)。它是焦慮的程度,以及這種焦慮是否令人恐懼。一項研究表明,感到情緒耗竭與報告削弱性焦慮有關(Strack & Esteves,2014)。
削弱性考試焦慮與較差的學期平均成績有關,正如一項類似的研究所證明的那樣(Kader,2016)。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的情況具有抑制作用的運動員來說,焦慮水平高於那些認為自己的情況有助於其表現更好的運動員(Jones、Hanton & Swain,1994)。
患有這種焦慮形式的人不斷被厄運和恐懼的想法所困擾,因為他們將日常壓力視為危險。由於將焦慮內化,他們在特定條件下無法發揮最佳水平。
在嚴重的焦慮情況下,這可能表現為普遍不願做出任何努力。一位將求職面試視為挑戰的求職者最終錯過了他的預約時間。
差異:促進性焦慮與削弱性焦慮
下表突出了促進性焦慮與削弱性焦慮的主要區別:
特徵 |
促進性焦慮 |
削弱性焦慮 |
---|---|---|
定義 |
如果焦慮是“促進性的”,它可能是幫助的。焦慮被認為是有動力的,因為它的感知強度。 |
當焦慮水平長期過高時,表現就會受到影響。它是指你感到多焦慮,以及這種焦慮是否讓你感到擔心(美國心理學會,2020)。 |
壓力源的解讀 |
患有促進性焦慮的人將壓力源視為挑戰而非危險。 |
患有削弱性焦慮的人傾向於將壓力更多地視為危險而非挑戰。 |
學業表現 |
根據 Strack 和 Esteves (2014) 的研究結果,對焦慮的積極看法與更好的學業成果相關。 |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緊張情緒會阻止他們發揮最佳水平時,他們的學業表現往往會受到影響。 |
對任務的態度 |
有動力完成任務。 |
迴避任務 |
結論
特別是促進性焦慮將威脅視為機會並提高績效。然而,削弱性焦慮將壓力視為危險,並妨礙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