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區別


金融體系的健康狀況對人們的個人財務和國民經濟狀況有著深遠的影響。儘管維護個人理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完全掌控自己的資金,無論是在支出還是儲蓄方面。

在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資源的效力時,使用的兩個關鍵指標是可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它們經常被互換使用,但需要記住幾個關鍵區別。

什麼是可支配收入?

從員工的工資中扣除稅款後,剩餘的金額被稱為淨收入,可以根據員工的意願使用。一個人的可支配收入遠高於其可自由支配收入,因為它沒有考慮用於滿足需求的金額。一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是在從其總收入中扣除所有必要的稅款後剩餘的金額。

例如,一個人在稅前收入為 200,000 美元,但稅後收入為 60,000 美元。這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將為 100,000 美元。在支付住房和食品等必需品後,他們將有 140,000 美元可以用於其他需求。

什麼是可自由支配收入?

從一個人的工資中扣除必需的支出(如住房、食品和服裝)後,剩餘的部分被稱為“可自由支配收入”。這筆錢有幾種潛在的用途。從一個人的淨收入中扣除稅款和必要的日常開支後,該人剩餘的可支配收入就是可用於支出的金額。

如果一個人在稅前收入為 200,000 美元,其稅率為 30%,那麼他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將為 80,000 美元。該人的可支配收入為 140,000 美元,這是可用於支付除食品和住房外的基本生活費用的金額。在花費 110,000 美元用於包括住房、食品、服裝和其他必需品的基本生活費用後,該人將有 30,000 美元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區別 - 可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

兩者都受到監控以深入瞭解客戶偏好。一個人的消費意願會影響這兩個因素。

下表突出了可支配收入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同之處 -

特徵 可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

定義

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個人或家庭在扣除稅款後的剩餘收入。

一個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在繳納稅款並滿足其基本需求(如住房、食品和服裝)後剩餘的金額。這筆錢可以根據需要存起來、使用或投資。

推導

可支配收入是在支付所有稅款後剩餘的收入金額。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在支付固定支出(如稅款)和強制性支出(如食品和住房)後的剩餘金額。

收入百分比

當從收入中不扣除一個人的基本生活費用時,他們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可以用於非必需品。

從總收入中扣除強制性付款後剩餘的金額是個人可自由支配的支出預算。

示例

例如,一個人在稅前收入為 200,000 美元,但稅後收入為 60,000 美元。

這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將為 100,000 美元。在支付住房和食品等必需品後,他們將有 140,000 美元可以用於其他需求。

如果一個人在稅前收入為 200,000 美元,其稅率為 30%,那麼他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將為 80,000 美元。該人的可支配收入為 140,000 美元,這是可用於支付除食品和住房外的基本生活費用的金額。

在花費 110,000 美元用於包括住房、食品、服裝和其他必需品的基本生活費用後,該人將有 30,000 美元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結論

術語“可支配收入”用於描述從一個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稅款後剩餘的金額。另一方面,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一個人在支付稅款和固定成本(如住房、食品和服裝)後的剩餘金額。這筆錢完全是可自由支配的,可以用於接收者想要的任何用途。瞭解可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間的區別可能有助於您更好地管理個人財務。

更新於: 2022年12月16日

1K+ 次檢視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