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公式
什麼是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在一個人支付中央、州和地方稅款後從工資中剩下的錢。它也稱為可支配個人收入 (DPI)。這三類稅包括所得稅和財產稅,以及公積金、退休金和其他費用的工資扣除。
某人向任何級別的政府機構支付的許可證、執照和其他固定費用的稅款也會從個人收入中扣除,以計算可支配收入。如果某人有任何為退休儲蓄而被扣留的資金,如上所述,這些資金是政府強制要求的,這些資金也會被扣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稅收主要代表了扣除金額中最大的組成部分。
可支配收入顯示了個體獲得的淨收入。
它還說明了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可以以不同價格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人們用可支配收入購買商品和服務,這有助於確定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特定可支配收入金額。
它還表明,在所有支出之後,個人節省了多少總可支配收入。
支出決策總是基於當前收入進行的。因此,支出的影響可以透過波動的形式反映在國民生產總值上。
它也會對 GDP 的增長產生影響。在經濟危機期間,支出將減少,這也會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影響。
可支配個人收入公式
可支配收入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計算:
可支配個人收入 = 個人收入 - 個人所得稅負債
個人可支配收入公式 = 個人收入 - 個人所得稅
示例
以下是如何查詢可支配收入的示例。
假設個人的總收入為 10,00,000 盧比,直接稅為 60,000 盧比。
讓我們計算可支配收入 -
總收入 = 10,00,000 盧比
直接稅 = 60,000 盧比
可支配收入 = 個人收入 – 個人所得稅
可支配收入 = 10,00,000 – 60,000
= 9,40,000 盧比/-
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性
可支配收入可用於衡量一個國家的家庭支出,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它不僅是消費者支出的主要決定因素,也是需求的五個決定因素中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
個人或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的實際數字可以幫助經濟學家計算他們可能在商品和服務上花費多少錢。
此外,它還將提供對人口將節省多少的洞察。
2020 年和 2021 年的 COVID-19 大流行對 DPI 和 PCE 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這些資料在 2021 年底開始復甦。2021 年底,印度的個人收入和 DPI 均有所增加。
個人收入是指所有印度居民使用任何國內和全球收入來源所收集或代表其收集的總收入。但是,個人收入不包括投資產生的資本收益(已實現或未實現)或損失。印度個人消費支出 (PCE) 是印度居民購買或代表其購買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代表著經濟實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實際可支配收入公式
實際可支配收入包括在支付所有稅款以及獲得福利後分析個人的購買力。
它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計算:
實際可支配收入 = 個人 - 稅收 + 福利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個人在支付了日常必需品(如租金或抵押貸款支付、食品、水電、醫療保健和交通)後的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可以花在餐廳就餐、旅行、娛樂、投資以及任何其他非必需品或服務上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在支付了必需的開支後,用於在不需要的東西上花費的“樂趣資金”。一個人也可以選擇節省很多或只節省少量可支配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可支配收入比可支配收入更重要。如上所述,可支配收入是用於非必要活動(對個人而言並非絕對必要)的資金。
但是,人們通常會在收入超過一定限度時選擇參與可支配收入。由於可支配收入是樂趣資金,因此很難猜測人口在其中的總支出。
因此,與可支配收入不同,可支配收入無法像人口的可支配收入那樣準確核算。
結論
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經濟狀況的可靠指標。通常,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指標。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會進行更多購買,這增加了經濟中的需求。反過來,這有助於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執行。
可支配收入公式用於計算人們的可支配收入,這表明一個人可以花在除強制性支出以外的其他必需品上的額外資金。這有助於確定總可支配收入,它是市場需求的指標。因此,透過衡量可支配收入,經濟學家可以推匯出經濟中的需求水平。
常見問題
Q1. 印度個人收入 (PI) 和個人消費支出是什麼意思?
答:個人收入是指所有印度居民使用任何國內和全球收入來源所收集或代表其收集的總收入。但是,個人收入不包括投資產生的資本收益(已實現或未實現)或損失。印度個人消費支出 (PCE) 是印度居民購買或代表其購買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代表著經濟實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Q2. 經濟危機對可支配收入有什麼影響?
答:當經濟危機發生時,可支配收入減少,人們的儲蓄率增加。因此,可支配個人收入或 DPI 也是分析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
Q3. PCE 的全稱是什麼?
答:PCE 代表個人消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