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朱蘭與克勞士比:專案管理先驅
簡介
W. 愛德華茲·戴明、約瑟夫·M·朱蘭和菲利普·B·克勞士比是專案管理的先驅。這三位先驅推動了專案質量管理的發展。戴明博士,一位美國統計學家和管理顧問,推廣了全面質量管理 (TQM) 和專案質量。朱蘭,一位工程師和管理顧問,將“質量成本”的概念引入質量管理。
美國質量專家克勞士比提出了“零缺陷”和“一次做對”的理念。持續改進、以客戶為中心和質量規劃塑造了專案管理實踐。本文涵蓋了他們的貢獻、態度、方法論以及推薦的專案管理工具和實踐。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簡介
先驅對專案管理貢獻的概述
首先,W. 愛德華茲·戴明博士。美國統計學家和管理顧問強調專案質量。戴明認為,質量應該成為每一項工作的首要任務,因為它直接影響客戶滿意度。他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 (TQM),強調持續改進、員工參與和統計分析,以獲得高質量的結果。戴明的教誨塑造了許多質量管理實踐。
接下來是約瑟夫·M·朱蘭,一位工程師和管理顧問。朱蘭以其在質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成就而聞名。他強調了滿足客戶需求和產品/服務設計的重要性。朱蘭建立了“質量成本”的概念,包括合格成本(防止缺陷)和不合格成本(修復缺陷)。他的想法說服了組織預防質量問題,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有菲利普·B·克勞士比,一位美國質量大師。克勞士比認為,組織應該以“零缺陷”為目標。他強調,應該一次性把事情做對,而不是檢查和返工。
克勞士比建立了“質量改進過程”,該過程包括四個步驟:設定質量要求、衡量合格性、應對不合格和持續改程序序。許多組織已經採用了積極主動的質量管理原則。
理念與方法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戴明的理念與方法
戴明建議持續改進。他強調了理解系統及其流程的重要性。戴明認為,質量是每個人的責任。
他強調管理層需要在推動改進和建立質量文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戴明的 PDCA(計劃-執行-檢查-行動)迴圈為解決問題和改進提供了系統的方法。
朱蘭的理念與方法
另一位重要的專案管理思想家約瑟夫·M·朱蘭專注於質量規劃的概念。朱蘭認為,專案應該為質量而規劃,而不是檢查質量。
他強調了明確目標和系統方法的重要性。朱蘭的理論圍繞著透過徹底的質量規劃過程來管理質量的概念,包括定義質量目標、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以及提供支援質量計劃所需的資源。
克勞士比的理念與方法
菲利普·B·克勞士比提倡零缺陷理念。他認為,預防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好。克勞士比強調了明確期望、可衡量的質量標準以及“一次做對”的文化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質量管理的四大要素,其中包括質量符合標準以及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的理念。
關注持續改進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對持續改進的強調及其提出的方法
戴明的方法
W. 愛德華茲·戴明博士強調了採取系統方法進行持續改進的重要性。他推動實施一種質量管理理念,讓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戴明認為,組織可以透過專注於長期進步而不是短期利益來實現長期成功。他推廣的“計劃-執行-檢查-行動”(PDCA)迴圈為持續改進提供了一個規範的框架。
PDCA 迴圈包括
計劃 - 確定改進領域,設定目標並制定計劃。
執行 - 在小範圍內實施計劃並收集資料。
檢查 - 分析資料以確定所做更改的有效性。
行動 - 根據結果採取必要的行動,例如標準化成功的改進或修改計劃。
朱蘭的方法
另一位重要的專案管理先驅約瑟夫·M·朱蘭專注於將質量管理視為一門學科。朱蘭強調了瞭解並超越客戶期望的重要性。他設計了“朱蘭三部曲”,一種三步持續改進策略。
朱蘭三部曲包括
質量規劃
質量規劃是確定客戶需求並將這些需求轉化為具體的質量目標和標準的過程。
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是建立流程和策略以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預定的質量標準的實踐。
質量改進
利用問題解決方法和資料分析來實現質量的突破性改進。
克勞士比的方法
菲利普·B·克勞士比確立了“零缺陷”作為質量管理的最終目標的概念。他認為,為了獲得最佳結果,組織應該力求實現無差錯的績效。克勞士比的持續改進方法基於以下原則 -
預防
預防缺陷比修復缺陷更重要。
質量是免費的
提前投資質量可以節省處理質量差的後果所產生的費用。
持續改進
在整個組織中培養持續改進的文化。
客戶導向和質量規劃
專案管理中對客戶導向和質量規劃的強調
以客戶為導向的專案規劃和執行將客戶放在首位。它需要在整個專案過程中瞭解和滿足客戶需求。專案經理優先考慮客戶滿意度,以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為了實現客戶導向,專案經理必須積極參與與客戶的溝通。這有助於澄清他們的需求、偏好和專案變更。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使專案經理能夠根據需要調整計劃,並確保專案滿足或超出客戶的期望。
在專案管理的背景下,質量是指最終結果的完美程度或優越性。必須在整個專案生命週期中優先考慮質量,以確保客戶滿意度和專案成功。質量規劃有助於專案經理識別可能影響專案質量的風險和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
專案經理可以透過將客戶導向和質量規劃相結合來改善結果。專注於客戶需求和願望的專案更有可能提供與目標受眾產生共鳴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規劃減少缺陷、錯誤和返工,從而提高專案效率和有效性。
工具與技術
每位先驅推薦的有效專案管理工具和技術
戴明推薦的工具和技術
W. 愛德華茲·戴明強調統計過程控制和專案管理改進。他推薦了控制圖、帕累託圖和因果圖。這些工具有助於分析資料,識別趨勢並理解問題。戴明強調使用計劃-執行-檢查-行動 (PDCA) 迴圈來解決問題和決策。
朱蘭推薦的工具和技術
約瑟夫·M·朱蘭專注於質量管理,並認為質量應該是任何專案的首要重點。他引入了質量控制圖、基準測試和朱蘭三部曲——質量規劃、控制和改進。朱蘭還強調了讓所有人員參與專案並促進持續改進的必要性。
克勞士比推薦的工具和技術
菲利普·B·克勞士比強調了零缺陷的概念以及預防勝於檢測的重要性。他推薦了質量成本分析、質量改進團隊和檢查表,以確保遵循正確的程式。克勞士比還強調了清晰的溝通、設定合理的目標以及教育員工以滿足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