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CN 有用資源
- DCN - 快速指南
- DCN - 有用資源
網路層路由
當裝置有多條路徑可以到達目的地時,它總是選擇一條路徑,優先於其他路徑。這個選擇過程稱為路由。路由由稱為路由器的專用網路裝置完成,也可以透過軟體程序完成。基於軟體的路由器功能和範圍有限。
路由器始終配置有某些預設路由。預設路由告訴路由器,如果找不到特定目的地的路由,則將資料包轉發到哪裡。如果存在多條路徑可以到達同一目的地,路由器可以根據以下資訊做出決策:
跳數
頻寬
度量
字首長度
延遲
路由可以靜態配置或動態學習。可以配置一條路由優先於其他路由。
單播路由
網際網路和內聯網上的大部分流量,稱為單播資料或單播流量,都是使用指定的目的地傳送的。在網際網路上傳輸單播資料稱為單播路由。這是最簡單的路由形式,因為目的地已知。因此,路由器只需查詢路由表並將資料包轉發到下一跳。

廣播路由
預設情況下,廣播資料包不會由任何網路上的路由器路由和轉發。路由器建立廣播域。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將其配置為轉發廣播。廣播訊息的目標是所有網路裝置。
廣播路由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演算法)完成:
路由器建立資料包,然後逐個將其傳送到每個主機。在這種情況下,路由器建立具有不同目標地址的單個數據包的多個副本。所有資料包都作為單播發送,但由於它們傳送給所有人,因此模擬了路由器正在廣播的情況。
此方法消耗大量頻寬,路由器必須知道每個節點的目標地址。
其次,當路由器收到要廣播的資料包時,它只需將其從所有介面中泛洪出去。所有路由器的配置方式相同。
此方法對路由器的 CPU 來說很容易,但可能會導致從對等路由器接收到的重複資料包的問題。
反向路徑轉發是一種技術,其中路由器預先知道其應該接收廣播的前驅。此技術用於檢測和丟棄重複項。
組播路由
組播路由是廣播路由的一種特殊情況,具有顯著的差異和挑戰。在廣播路由中,即使節點不需要,資料包也會發送到所有節點。但在組播路由中,資料僅傳送到希望接收資料包(或流)的節點。

路由器必須知道存在希望接收組播資料包(或流)的節點,然後才能轉發。組播路由使用生成樹協議來避免迴圈。
組播路由也使用反向路徑轉發技術來檢測和丟棄重複項和迴圈。
任播路由
任播資料包轉發是一種機制,其中多個主機可以具有相同的邏輯地址。當收到發往此邏輯地址的資料包時,它將傳送到路由拓撲中最接近的主機。

任播路由藉助 DNS 伺服器完成。每當收到任播資料包時,都會向 DNS 查詢傳送位置。DNS 提供在其上配置的最近的 IP 地址。
單播路由協議
有兩種路由協議可用於路由單播資料包:
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距離向量是一種簡單的路由協議,它根據源和目的地之間的跳數做出路由決策。跳數較少的路由被認為是最佳路由。每個路由器都將其最佳路由集通告給其他路由器。最終,所有路由器都基於其對等路由器的通告構建其網路拓撲。
例如,路由資訊協議 (RIP)。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鏈路狀態協議比距離向量協議稍微複雜一些。它考慮網路中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此技術幫助路由構建整個網路的公共圖。然後,所有路由器都計算其用於路由目的的最佳路徑。例如,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OSPF) 和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 (ISIS)。
組播路由協議
單播路由協議使用圖,而組播路由協議使用樹,即生成樹來避免迴圈。最佳樹稱為最短路徑生成樹。
DVMRP - 距離向量組播路由協議
MOSPF - 組播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CBT - 基於核心的樹
PIM - 協議無關組播
協議無關組播現在通常使用。它有兩種型別:
PIM 稠密模式
此模式使用基於源的樹。它用於諸如 LAN 之類的稠密環境中。
PIM 稀疏模式
此模式使用共享樹。它用於諸如 WAN 之類的稀疏環境中。
路由演算法
路由演算法如下:
泛洪
泛洪是最簡單的分組轉發方法。當收到資料包時,路由器會將其傳送到除接收資料包的介面以外的所有介面。這會給網路帶來過多的負擔,並且許多重複的資料包在網路中漫遊。
生存時間 (TTL) 可用於避免資料包無限迴圈。存在另一種泛洪方法,稱為選擇性泛洪,以減少網路開銷。在這種方法中,路由器不會在所有介面上泛洪,而只在選擇的介面上泛洪。
最短路徑
網路中的路由決策大多基於源和目的地之間的成本。跳數在這裡起著重要作用。最短路徑是一種使用各種演算法來確定具有最小跳數的路徑的技術。
常見的最短路徑演算法是:
迪傑斯特拉演算法
貝爾曼-福特演算法
弗洛伊德-沃歇爾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