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10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19年10月時事 - 科學
1 - 研究人員首次觀察到單個病毒的形成

科學家首次拍攝了單個病毒形成的影像。這項研究為如何對抗病毒和設計自組裝顆粒提供了新的見解。該研究是在單鏈RNA病毒上進行的。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科學家們使用干涉散射顯微鏡技術捕捉了形成過程。該技術沒有顯示病毒結構,但揭示了其大小以及它如何隨時間變化。
2 - 土星超過木星成為擁有最多衛星的行星

在美國天文學家斯科特·謝潑德宣佈他的團隊在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發現了土星20顆新衛星後,土星已經超過木星成為太陽系擁有最多衛星的行星。土星17顆新衛星以相反的方向(或逆行)繞行星執行,而另外3顆則與土星自轉方向相同。
土星現在共有82顆衛星,而木星只有79顆。木星仍然擁有最大的衛星,名為木衛三,其大小几乎是地球的一半。
3 - 印度的維什努·南丹加入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300名研究人員之列

印度的維什努·南丹,來自喀拉拉邦的極地研究員,將是“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站”(MOSAiC)探險隊300名研究人員中唯一的印度人。
維什努·南丹將登上德國研究船“極星號”。MOSAiC探險隊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瞭解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有助於改進天氣預報。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
4 - 研究人員在墨西哥森林中發現新的抗生素

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由墨西哥熱帶森林中的一種土壤細菌產生的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可能有助於研製出“植物益生菌”、更健壯的植物和其他抗生素。它被稱為豆莢素。
這種不尋常的抗生素存在於野生豆類(菜豆)的根瘤中,是由一種共生土壤細菌產生的,這種細菌可以為植物固定氮並驅除有害微生物。
5 - 研究人員利用農業廢棄物開發生物磚

印度理工學院海得拉巴分校和卡林加工業技術學院布巴內斯瓦爾建築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利用農業廢棄物製成的生物磚用於建築。這不僅有助於廢物管理,還有助於開發環保、可持續的建築材料。
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22%來自建築行業。粘土磚消耗肥沃的表土,其製造過程也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6 - 2019年臭氧層空洞是有史以來最小的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衛星測量資料,年度臭氧層空洞在9月8日達到630萬平方英里(1640萬平方公里)的峰值範圍,然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裡縮小到不到390萬平方英里(1000萬平方公里)。在天氣條件正常年份,臭氧層空洞通常在9月下旬或10月初達到約800萬平方英里的最大面積。
南極臭氧層空洞在南半球的晚冬形成,因為返回的太陽光線開始引發消耗臭氧的反應。這些反應涉及源自人造化合物中化學活性形式的氯和溴。
7 - 印度-英國合作創造了佩佩機器人

一個由印度和英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合作創造了一個名為佩佩的新機器人,鼓勵孩子們洗手。在2019年全球洗手日舉行的第28屆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機器人與人機互動通訊國際會議(在新德里舉行)上宣佈了其創造。
該專案是格拉斯哥大學和阿米塔大學進行的第二個社交機器人研究專案。研究表明,機器人幫助學生更有效、更一致地洗手,使他們的洗手率提高了40%。
8 - ISRO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將在卡納塔克邦著陸

ISRO的類似太空梭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RLV)將嘗試在卡納塔克邦進行首次著陸。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是實現低成本太空進入的統一解決方案。印度的RLV包括一個類似太空梭的飛行器,它將把有效載荷送入太空,然後滑回地球。ISRO的科學家將在卡納塔克邦的航空試驗場(ATR)跟蹤RLV的飛行和著陸。
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演示計劃是一系列技術演示任務,旨在實現兩級入軌(TSTO)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飛行器。
9 - ICON空間天氣衛星:由NASA發射,用於研究地球電離層

NASA發射了長期延遲的ICON空間天氣衛星,用於研究地球電離層。ICON航天器正在軌道上執行一項前所未有的任務,以研究一個空間區域,該區域的變化會破壞通訊和衛星軌道,甚至增加宇航員的輻射風險。ICON將研究電離層這一上層大氣區域的變化。
ICON利用四種儀器探索中性大氣和帶電電離層之間的聯絡。ICON將把它的儀器對準太空最低邊界,從大約55英里到地表以上360英里的區域進行觀察。
10 - 科學家意外發現一種新的、穩定的鈽形式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穩定的鈽形式,這種放射性化學物質以其運輸、儲存和處置的不穩定性而聞名。這一新的意外發現可能為解決處理這種強力化合物的一些挑戰帶來新的方法。
該研究及其發現發表在《應用化學國際版》(2019年)上。鈽是一種強大的能源,也可能對環境造成潛在的災難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