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7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16年7月時事 - 逝者
新聞1 - 作家和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去世

作家和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其位於洛杉磯比佛利山的家中睡夢中去世,享年87歲。托夫勒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未來學家之一,他預見了數字技術將如何改變世界。
他銷量達百萬的著作《未來衝擊》預見了數字技術興起帶來的破壞和變革。2002年,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將其列為全球50位頂級商業思想家中的第八位。他的其他著名作品包括《第三次浪潮》、《權力轉移:21世紀邊緣的知識、財富與暴力》和《革命性財富》等。
新聞2 - 著名的馬拉地文學學者R·C·德雷去世

著名的馬拉地語作家拉姆昌德拉·欽塔曼·德雷在長期患病後去世,享年86歲。他以其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民間文學和巴克蒂傳統方面的詳盡研究而聞名。
他因其著作《斯里·維塔爾——一位偉大的協調者》於1987年獲得薩希提亞·阿卡德米獎。“穆斯林馬拉地聖詩人”、“達克希納恰·洛克德夫·坎多巴”、“納特·桑普拉達伊的歷史”和《斯里·文卡特什瓦拉》是他的其他一些著名作品。
新聞3 - 法國前總理米歇爾·羅卡爾去世

法國前總理米歇爾·羅卡爾在巴黎去世,享年85歲。在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任內,他於1988年至1991年擔任總理。
他被認為是歐盟的堅定支持者。他曾在歐洲議會工作了15年,直到2009年辭職。他還於2014年敦促英國人離開歐盟。他的成就包括在法國實施最低社會福利和改革福利制度的融資。
新聞4 - 《獵鹿人》和《天堂之門》導演邁克爾·西米諾去世

邁克爾·西米諾,1978年越南戰爭題材電影《獵鹿人》的導演,該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獎,於77歲時在其洛杉磯的家中去世。《獵鹿人》獲得了五項奧斯卡獎,包括1979年的最佳影片獎。
西米諾執導了八部電影,其中包括1974年的票房熱門影片《霹靂閃電》和《輕騎兵》,這兩部電影也標誌著西米諾的導演處女作。2001年,他出版了他的唯一一部小說《大簡》,講述的是20世紀50年代和朝鮮戰爭的故事。
新聞5 - 大屠殺倖存者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埃利·維瑟爾去世

大屠殺倖存者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利·維瑟爾去世,享年87歲。這位美國羅馬尼亞裔猶太作家、學者和政治活動家為和平、人權和簡單的人性尊嚴而奮鬥。他於198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他的第一本書《夜》於1958年在法國出版,基於他在奧斯威辛、布納和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囚禁經歷。這本書已被翻譯成30種語言。到2008年,《夜》的銷量估計已達1000萬冊。
新聞6 - 在《超人》中飾演露易絲·萊恩的第一位演員諾埃爾·尼爾去世

諾埃爾·尼爾,第一位在電視劇《超人歷險記》中飾演露易絲·萊恩的演員,在其亞利桑那州圖森的家中因長期患病去世,享年95歲。
尼爾女士於1948年出現在《超人》電影系列中,然後在20世紀50年代的《超人歷險記》電視劇中演出。她後來還出現在其他超人電影中,包括1978年版本的電影中飾演露易絲·萊恩的母親。在40年代中期,她曾在Monogram Pictures的一部情節劇中擔任主角。
新聞7 - 老牌印度共產黨領導人羅梅什·錢德拉去世

老牌共產黨領導人羅梅什·錢德拉在孟買因年老去世,享年94歲。錢德拉曾作為學生領袖參加了爭取獨立的鬥爭,後來加入了印度共產黨,併成為其全國執行委員。他是列寧和平獎的獲得者,還曾擔任印度共產黨中央機關《新時代》的編輯。
他還加入了位於赫爾辛基(現位於希臘)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總部,擔任主席,並以和平機構領導人的身份多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是印度人中次數最多的。
新聞8 - 老牌伊朗電影製作人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去世

基阿魯斯達米先生,一位著名的伊朗導演,他經常拍攝關於普通人和他們問題的戲劇,因癌症在德黑蘭接受治療期間去世。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包括《生活繼續》(1992年)、《橄欖樹下》(1994年)、《櫻桃的滋味》(1997年)、《報告》(1977年)和《第一案,第二案》。
1997年,他憑藉電影《櫻桃的滋味》獲得了戛納電影節享有盛譽的金棕櫚獎。
新聞9 - 孟買老牌音樂作曲家奧米去世

孟買著名音樂總監奧姆·普拉卡什·索尼克於2016年7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77歲。索尼克-奧米是一對印度作曲家組合,由盲人音樂總監大師索尼克及其侄子奧米組成。
他的一些最佳作品包括電影《馬霍亞》(以及令人難忘的《多諾·內·基亞·塔·皮亞爾·馬加爾》)、《卡車司機》、《梅菲爾》、《貝蒂》、《達爾蒂·基·戈德·梅因》、《達爾瑪》(著名的卡瓦利《拉茲·基·巴特·凱·杜恩·託,賈內·梅菲爾·梅·菲爾·克亞·霍》)、《拉夫塔爾》、《烏瑪爾·凱德》和《喬基·諾·11》。在過去的幾年裡,奧米從寶萊塢退休,但他創作了一些非電影和私人專輯、宗教音樂和其他型別的音樂。
新聞10 - 老牌足球教練阿馬爾·達塔去世

老牌印度足球運動員阿馬爾·達塔,也是印度第一位職業足球教練,因阿爾茨海默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去世。他是印度足球所有主要獎盃的獲得者,並在80年代後期擔任印度國家隊的技術總監。
他曾是1954年亞運會印度隊的隊員。作為一名教練,達塔引入了新的陣型,包括20世紀90年代的菱形陣型。他去世時享年86歲。
新聞11 - 老牌印度曲棍球運動員喬·安蒂克因病去世

老牌印度曲棍球運動員喬·安蒂克於2016年7月12日在孟買因病去世。喬·安蒂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曾與國家隊一起訪問過東非和歐洲,並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從西鐵退休。
安蒂克代表國家隊在羅馬奧運會上對陣巴基斯坦。他還曾擔任1973年印度隊世界盃訓練營的教練,併成為參加1982年德里亞運會的阿曼隊的國家隊教練。
新聞12 - 老牌學者和作家威廉·H·麥克尼爾逝世,享年98歲

文明史作家威廉·H·麥克尼爾去世,享年98歲。他的一些最佳作品包括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興起》、《西方的衰落》、《權力追求》、《人類網路:鳥瞰歷史》和《真理的追求》。
他關於《西方的興起》的著作獲得了196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歷史與傳記類)。2010年,他獲得巴拉克·奧巴馬總統頒發的國家人文獎章。
新聞13 - 傳奇的幕後歌手穆巴拉克·貝格姆去世

傳奇的幕後歌手穆巴拉克·貝格姆在其孟買的住所因長期患病去世,享年80歲。
她最出名的是演唱1961年浪漫劇情片《哈馬裡·亞德·阿耶吉》的主題曲。她演唱了大量的印地語電影歌曲和加扎爾,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之間。她的幕後歌手生涯始於1949年的電影《艾耶》。1980年喜劇片《拉姆·託·迪瓦納·海》中的《桑瓦里亞·特里·亞德·梅因》是她的最後幾首作品之一。2011年,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撥款10萬盧比用於這位歌手的治療。
新聞14 - 印度曲棍球傳奇人物穆罕默德·沙希德去世

印度曲棍球傳奇人物穆罕默德·沙希德因嚴重的肝臟疾病和腎衰竭去世,享年56歲。他是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獲得金牌的印度曲棍球隊的成員。
沙希德以其精湛的運球技巧而聞名,被認為是印度最偉大的曲棍球運動員之一。他也是1982年德里亞運會獲得銀牌和1986年漢城亞運會獲得銅牌的國家隊成員。沙希德——在1985-86賽季還擔任印度隊隊長——於1981年獲得阿朱納獎,並於1986年獲得蓮花勳章。
新聞15 - 巴布裡清真寺-阿約提亞案最年長的原告穆罕默德·雜湊姆·安薩里去世

安薩里,蘭姆詹馬布米-巴布裡清真寺所有權訴訟中最年長的原告,因心臟併發症去世,享年95歲。安薩里是巴布裡清真寺案六名原告中唯一倖存者,自1961年以來一直代表遜尼派中央瓦夫夫委員會為清真寺所有權而戰。
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於2010年在其多數判決中,將阿約提亞有爭議的地點的三分之一分配給尼爾莫希·阿卡拉。其餘三分之二的地點被平均分配給瓦夫夫委員會和代表蘭姆·拉拉的一方。
新聞16 - 《漂亮女人》導演加里·馬歇爾去世

著名導演和製片人加里·馬歇爾去世,享年81歲。他死於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的一家醫院,死因為中風後併發肺炎。
馬歇爾創作了一些20世紀70年代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包括《莫克與明蒂》和《歡樂時光》。他執導了18部電影,包括《海灘》、《意外的驚喜》、《落跑新娘》、《情人節》和1990年的《漂亮女人》等大銀幕熱門影片。馬歇爾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畢業於西北大學。
新聞17 - 前法國腳踏車運動員多米尼克·阿諾去世

前法國腳踏車運動員多米尼克·阿諾去世,享年60歲。在與癌症進行艱苦的鬥爭後,他去世了。阿諾曾十一次參加環法腳踏車賽。
他贏得了環西班牙腳踏車賽三個賽段的冠軍,以及1983年米迪自由賽和利穆贊環賽的一個賽段。這位法國腳踏車運動員最近在他的家鄉法國萊梅斯的一個活動中受到表彰。Arnaud贏得了環西班牙腳踏車賽三個賽段的冠軍,以及1983年米迪自由賽和利穆贊環賽的一個賽段。
新聞18 - 前外交官 Arundhati Ghose 去世

前印度外交官 Arundhati Ghose 因癌症去世,享年76歲。她是首位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的印度常駐代表,也是1996年在日內瓦裁軍談判中參加《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談判的印度代表團團長。
她還擔任過駐韓國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大使。Ghose女士以其敏銳的智慧和坦率的說話風格受到外交圈的高度讚揚。她是1998年至2004年期間中央公務員委員會(UPSC)的成員。
新聞19 - 雜交高粱之父 NGP Rao 博士去世

印度“雜交高粱之父”、著名農業科學家 Neelamraju Ganga Prasada Rao去世,享年89歲。他以在多種旱地作物的育種和農藝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而聞名。
由於他的努力,高粱雜交品種CSH1、CSH5和CSH9變得非常流行並得到廣泛種植。他還為改良長絨棉、木豆、蓖麻和新型種植系統等作物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因其努力獲得了SS Bhatnagar生物科學獎。
新聞20 - 著名文學家 Mahasweta Devi 去世

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Mahasweta Devi 於7月28日在加爾各答去世,享年91歲,死於多器官衰竭。她的作品關注該國邊緣化群體,併成為被壓迫者的代言人,這為她贏得了許多獎項,包括蓮花寶座勳章、馬格塞塞獎、薩希提亞·阿卡德米獎和賈南皮特獎。她也是拉蒙·馬格塞塞獎獲得者。
她的許多作品都被改編成電影。首席部長 Mamata Banerjee 在推特上寫道:“印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作家。孟加拉失去了一位光榮的母親。我失去了一位個人的導師。Mahasweta Di 安息吧。”
新聞21 - 著名塔布拉演奏大師 Lachu Maharaj 去世

著名的塔布拉演奏大師 Lachu Maharaj 在瓦拉納西去世,享年73歲。Lakshmi Narayan Singh “Lachu Maharaj”享譽國際,屬於著名的巴納拉斯加拉納。
他生活簡樸,遠離公眾視線,甚至拒絕接受獎項。他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並擁有許多著名的弟子。除了在世界各地的專業演出外,他還為許多寶萊塢電影演奏塔布拉。
新聞22 - 首位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黑人作家 James Alan McPherson 去世

James Alan McPherson 成為首位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黑人作家,於72歲去世。他憑藉1978年的短篇小說集《肘部空間》(Elbow Room) 贏得了普利策小說獎。
他於1981年獲得麥克阿瑟獎學金。2000年,約翰·厄普代克將他創作的短篇小說《黃金海岸》(Gold Coast) 選入他編著的《本世紀美國最佳短篇小說集》。2011年10月,他被授予愛荷華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之城頒發的首屆保羅·恩格爾獎。他還獲得過古根海姆獎學金。
新聞23 - DD新聞記者 Sanjiv Thomas 59歲去世

資深記者兼印度電視臺新聞記者 Sanjiv Thomas 因病在海得拉巴去世,享年59歲。他於1985年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艾哈邁達巴德分部擔任研究助理,並從1986年起擔任新聞記者。他以其客觀立場和對所服務地區30多年來政治和社會發展所作出的無與倫比的評論而被人們銘記。
特倫甘納邦和安得拉邦各行各業的許多領導人都對他的去世表示震驚並表示哀悼。印度電視臺和全印度廣播電臺官員和工作人員表達了他們的悲傷。媒體人士也對他的去世表示慰問。
新聞24 - 資深印度藝術家 S H Raza 去世

現代印度藝術家 S H Raza 因病去世,享年94歲。他獲得了蓮花寶座勳章。他出生在馬德雅邦的曼達拉鎮。Raza 先前往納格浦爾,然後前往當時的孟買,最後由於繪畫藝術而前往巴黎。他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畫家,是我們藝術史上的傳奇人物之一。
他在法國生活了六十年,在那裡展出他的作品,並遊歷歐洲各地。2015年,他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指揮官勳位,這是法國對他藝術貢獻的最高榮譽。然而,他從未放棄印度國籍,並透過信件與他在印度的同齡人保持著聯絡。
新聞25 - 巴基斯坦慈善家 Abdul Sattar Edhi 去世

著名的巴基斯坦慈善家 Abdul Sattar Edhi,也被稱為巴基斯坦的“特蕾莎修女”,在卡拉奇的醫院因腎衰竭去世。他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人類和服務窮人。巴基斯坦政府宣佈為 Edhi 舉行一天的哀悼,而信德省政府宣佈為其舉行三天的哀悼。
他是巴基斯坦 Edhi 基金會的創始人兼負責人,併成功運營該組織60多年,為兒童和人民提供救護車、醫院、養老院、孤兒院等一系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