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1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20年1月時事 - 科學與技術
1 - ISRO將為小型衛星運載火箭建立發射港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佈將在泰米爾納德邦的圖蒂科林地區建立第二個發射港,專門用於發射小型衛星運載火箭。按照美國開發的GPS導航系統,印度導航系統Navic配備國產原子鐘將投入使用,手機制造商將率先安裝區域導航裝置。
政府批准了“月船3號”登月任務,該任務包括著陸器和漫遊車。 “加甘揚”任務的目標是在2022年發射。
2 - ISRO簽署協議建立光學望遠鏡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和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IIA)簽署了在空間態勢感知(SSA)和天體物理學領域合作的協議。諒解備忘錄是ISRO利用印度學術機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努力的舉措的一部分。
諒解備忘錄將為ISRO和IIA在未來合作建立光學望遠鏡設施鋪平道路,這些設施在NETRA專案下用於空間物體跟蹤、與空間天氣、小行星和其他近地天體(NEO)相關的研究。ISRO和IIA之間的合作也將有助於推進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各個領域。
3 - DRDO科學博覽會在印度科學大會上推出I-Stem入口網站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第107屆印度科學大會上啟動了I-STEM入口網站。印度科學技術與工程設施地圖(I-STEM)入口網站將儲存全國各機構建立的所有研發設施的資料庫,並以透明的方式實現共享。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入口網站由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奈米科學中心構建和管理。
I-STEM上列出了遍佈印度約427個機構的17000多臺裝置。該入口網站將提供有關設施共享的全面資料。
4 - 天文學家發現遙遠的星系群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星系群,稱為EGS77。該星系顯示了再電離所揭示的遠紫外光的特定波長。這種發射,稱為萊曼α光,在EGS77的所有成員中都很突出。
EGS77,這三個星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只有6.8億歲的時候,或者說不到其當前138億歲年齡的5%。
5 - 女性科學大會在班加羅爾舉行

女性科學大會在正在舉行的印度科學大會上在班加羅爾舉行。被稱為印度“導彈之女”的DRDO航空系統總幹事泰西·托馬斯博士是本次活動的首席嘉賓。
女性科學大會旨在為在科學技術不同領域工作的女性提供一個平臺,展示她們的成就和經驗。它還將為女性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未來制定願景檔案或路線圖。
6 - ISRO的宇航員培訓中心將在卡納塔克邦的查拉凱雷建立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已將卡納塔克邦的查拉凱雷確定為其首個載人航天飛行基礎設施中心(HSFIC)的所在地。擬議的預算為270億盧比,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使用。
中心將開展與宇航員載人任務培訓相關的各種活動。目前,印度首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加甘揚”選定的四名宇航員正在俄羅斯接受培訓。
7 - ISRO將發射IDRSS衛星以幫助“加甘揚”任務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宣佈將發射其自身用於空間通訊目的的衛星對,稱為印度資料中繼衛星系統(IDRSS)。在載人航天任務期間,IDRSS將在任何給定階段維持宇航員機組人員與地面任務控制之間的通訊至關重要。
印度將於2022年開始其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加甘揚”。兩顆衛星中的第一顆將於2020年底發射到近地軌道,第二顆衛星將於2021年發射。
8 - 印度鯧魚養殖-首次科學實驗

中央海洋漁業研究機構(CMFRI)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行的科學方法來在池塘中養殖印度鯧魚。鯧魚是海洋魚類。科學家們於2014年開始對魚類養殖進行科學研究。科學家們記錄了在露天池塘中每條魚750克肉和在網箱中1公斤肉的實驗。CMFRI在池塘中養殖的新發明記錄了95%的魚類存活率。
國家漁業發展委員會(NFDB)提供的資金,每英畝產量達到3噸,每英畝投入成本的利潤率為25%至30%。
9 - LIGO:探測到第二次中子星合併

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第二次發現了兩個被稱為中子星的超緻密恆星殘骸劇烈碰撞。每個中子星的質量都大致相當於太陽,但體積卻只有城市大小,它們的總質量超過了迄今為止觀測到的任何一對中子星。
在這對特別沉重的中子星碰撞後,最終合併的產物坍縮成一個黑洞,吞噬了附近任何遊離的物質和光線。第一次探測到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稱為GW170817,是在2017年探測到的。
10 - GSAT-30衛星從法屬蓋亞那發射

印度的通訊衛星GSAT-30從法屬蓋亞那的阿里亞娜5號運載火箭(VA 251)上發射。GSAT-30重3357公斤,將取代INSAT-4A航天器的服務,並提供增強的覆蓋範圍。該衛星在Ku波段提供印度大陸和島嶼的覆蓋。它還在C波段提供擴充套件覆蓋。
GSAT-30將被廣泛用於支援VSAT網路、電視上行鏈路和電信服務、數字服務新聞採集(DSNG)、DTH電視服務、蜂窩回程連線以及許多此類應用。
11 - 發現有史以來最古老的蘑菇化石

世界上最古老的蘑菇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被發現,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8.1億年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已確認的蘑菇化石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
在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當前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年齡在7.15億到8.1億年之間的岩石中發現了稱為菌絲的微觀蘑菇部分的化石殘骸。
12 - ISRO成功完成了GSAT-30的三次軌道提升機動

ISRO已成功完成通訊衛星GSAT-30的三次軌道提升機動,併成功將其置於接近其執行軌道的軌道上。這顆衛星於1月17日由阿里亞娜5號火箭從法屬蓋亞那發射升空。
推進系統在這幾次機動中的累積執行時間為2小時29分鐘。該衛星被放置在近地點為35,826公里、遠地點為35,913公里、傾角為0.11度的軌道上,非常接近其執行軌道。
13 - ISRO推出“Vyommitra”用於“加甘揚”航天任務的半人形機器人

ISRO推出了“Vyommitra”,一個用於“加甘揚”航天任務的半人形機器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將把“Vyommitra”(一位“女性機器人”)送入無人駕駛的“加甘揚”航天器。“Vyommitra”將在太空中模擬人類的功能,與環境控制生命支援系統互動,模擬宇航員機組人員在太空中的活動,識別他們,進行對話並回答問題。
ISRO將監控人類系統在環境控制生命支援系統中的行為。“Vyommitra”是半人形機器人,因為它沒有腿。它只能向側面和向前彎曲以進行某些實驗。
14 - 法國將為ISRO的“加甘揚”任務培訓印度飛行外科醫生

印度飛行外科醫生將接受法國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檢查為載人航天任務“加甘揚”選定的宇航員的健康狀況。培訓將為“加甘揚”專案提供2周的時間,該專案旨在到2022年將三名印度人送入太空。印度空軍專門從事航空醫學的醫生將觀察飛行外科醫生。外科醫生將負責宇航員在旅途前、旅途期間和旅途後的健康狀況。
“加甘揚”是一艘完全自主的3.7噸航天器,旨在將3名機組人員送入軌道並安全返回地球。
15 - ISRO啟動了Bhuvan Panchayat V3網路門戶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推出了Bhuvan Panchayat網路門戶的3.0版,以更好地規劃和監控政府專案。該入口網站將在ISRO開發的衛星技術的幫助下執行,並將增強村級委員會的網路應用。
該專案旨在提供地理空間服務,以幫助鄉村發展部規劃村級委員會的發展規劃過程。Bhuvan Panchayat網路入口網站的推出是為了視覺化、規劃和監控村級委員會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