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1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20年1月時事 - 國防
1 - 比平·拉瓦特將軍建議成立防空司令部

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將軍指示各部門負責人以限定時間內提出加強軍種協同的建議,並準備成立防空司令部的提案。
拉瓦特將軍指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諮詢所有三個軍種和海岸警衛隊,並徵求他們的意見。國防參謀長強調,所有人都必須努力實現預期結果,並提出積極的觀點和想法。
2 - 印度陸軍將與俄羅斯就AK-203突擊步槍簽署諒解備忘錄

印度陸軍將與俄羅斯簽署一項諒解備忘錄(MoU),採購超過75萬支AK-203突擊步槍。其中10萬支步槍將直接來自俄羅斯,65萬支步槍將由印俄合資企業(JV)製造。
位於北方邦阿梅西區科爾瓦鎮的印俄步槍私人有限公司(IRRPL)將生產這些步槍。這家工廠是印度兵工廠委員會(OFB)、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和卡拉什尼科夫的合資企業。桑吉夫·森格爾少將是IRRPL的執行長(CEO)。
3 - 第十二屆印阿曼雙邊海軍演習“納西姆-阿爾-巴赫爾”

第十二屆印阿曼雙邊海軍演習“納西姆-阿爾-巴赫爾”在果阿舉行。阿曼皇家海軍(RNO)的兩艘艦艇,即RNOV Al Rasikh和RNOV Khassab,以及印度海軍Beas號和Subhadra號艦艇參加了此次演習。
“納西姆-阿爾-巴赫爾”(意為海風)是印度海軍和阿曼皇家海軍之間的雙邊海軍演習。這是一項自1993年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海軍演習。
4 -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的輕型戰鬥機海軍型成功首降

國產輕型戰鬥機(LCA)的海軍型在維克拉馬迪亞號航空母艦上成功首降。該飛機由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製。
隨著輕型戰鬥機(LCA)在維克拉馬迪亞號航空母艦上成功著陸,印度已加入能夠設計可在航空母艦上著陸的戰鬥機的少數國家行列。LCA是同級別中最小的輕型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LCA專案旨在進一步擴大和發展印度的國產航空航天能力。
5 - 印度海軍啟動首屆“馬哈海軍連線2020”

印度海軍從孟買海軍船塢啟動了一次探險活動,以促進印度的海上遺產,並提高沿海社群對沿海安全的認識。西部海軍司令部啟動了這次由50名海軍人員組成的三維探險活動,包括帆船、跑步和腳踏車隊,沿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進行。
此次探險活動從馬哈拉施特拉邦最北端的阿納拉堡延伸到最南端的辛杜杜格堡,行程超過555公里。
6 - 維沙卡帕特南將於3月主辦MILAN 2020海軍演習

印度海軍將於2020年3月主辦MILAN多邊海軍演習。MILAN系列雙年演習始於1995年,直到2019年都在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ANC)舉行,2020年將首次在東部海軍司令部(ENC)的本土舉行。此次演習的主題是“跨越海洋的協同”。
MILAN 2020旨在加強友好外國海軍之間的專業互動,並學習彼此在海洋領域的優勢和最佳實踐。
7 - 印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將於2021年前後服役

印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可能將於2021年初服役。它目前正在科欽的科欽造船廠有限公司(CSL)完工,目前正處於第三階段,包括機械和其他裝置的安裝工作。
第三階段的建設將持續到港口驗收、航空試驗和海上試驗。維克蘭特號將於2022年全面投入使用,屆時將擁有米格-29K飛機艦隊。
8 - 印度在“海上衛士”演習期間在阿拉伯海部署維克拉馬迪亞號

印度已在其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迪亞號在阿拉伯海部署。在巴基斯坦和中國海軍在北部阿拉伯海舉行的“海上衛士”演習期間,部署了這艘航空母艦。
維克拉馬迪亞號是改進後的基輔級航空母艦,也是印度海軍的旗艦,於2013年服役。它以印度傳奇皇帝維克拉馬迪亞的名字重新命名。維克拉馬迪亞號被設計為STOBAR型航母,能夠操作常規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最多可搭載34架飛機。
9 - 印度和日本舉行“薩霍格-凱金”演習

日本海岸警衛隊“越後”號艦艇參加了與印度海岸警衛隊在金奈舉行的年度聯合演習“薩霍格-凱金”。這是自2000年以來兩國海岸警衛隊舉行的第19次此類演習。
此次演習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國海岸警衛隊之間的雙邊關係和相互理解。它旨在提高溝通和搜救程式的互操作性,並分享最佳實踐。
10 - 印度海軍將獲得升級的HFHSD燃料——IN 512

在印度石油公司有限公司(IOCL)的支援下,印度海軍成功獲得了新型燃料(高閃點高速柴油)HFHSD——IN 512。新的規格不僅能確保更好的燃料質量,還能減少碳足跡。
透過這項措施,印度能夠確保在艦隊演習期間與外國海軍之間的互操作性,併為所有外國海軍提供比根據雙邊/多邊後勤支援協定(包括LEMOA(後勤交流備忘錄)規定的質量更好的燃料。
11 - 印度和芬蘭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加強雙邊國防合作

芬蘭國防部與印度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促進印度和芬蘭之間的國防合作。關於在國防相關裝置的生產、採購、研發和產業合作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已在2020年雷西納對話期間簽署。
芬蘭已表示有意參與“印度製造”願景,並透過與印度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式建立國防工業合作安排。
12 - 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啟動第51門K9 Vajra-T火炮

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古吉拉特邦哈齊拉的拉森與圖卜羅(L&T)裝甲系統聯合體啟動了第51門K9 Vajra-T火炮。這門火炮重50噸,可以向43公里外的目標發射47公斤炮彈,並能夠在零半徑內旋轉。
2017年,L&T曾與國防部簽訂了價值450億盧比的合同,向印度陸軍提供100套K9 Vajra-T 155毫米/52口徑履帶式自行火炮系統。這被認為是國防部授予私營公司的最大合同。
13 - 印度海軍與GSI簽署了關於海上資料的諒解備忘錄

印度海軍與印度地質調查局(GSI)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內容是“共享海底沉積物資料、產品和專業知識,用於氣象和海洋學中的海軍應用”。
位於曼加盧爾的GSI海洋和沿海勘測部門已繪製了印度大部分21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地圖,並擁有大量的近海資料。這些資料是使用GSI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隻Samudra Manthan、Samudra Kaustubh、Samudra Shaudhikama和Samudra Ratnakar收集的,現在將被印度海軍快速增長的藍水艦隊用於可靠和精確的海洋模型,以支援其在印度洋地區的廣泛海上行動。
14 - 印度空軍接收首個配備布拉莫斯導彈的蘇-30MKI飛機中隊

印度空軍接收了其首個攜帶布拉莫斯導彈的蘇-30MKI飛機中隊。新組建的222中隊,也被稱為“虎鯊”,將成為一個致命的武器平臺,能夠在印度洋地區執行空中和海上作戰任務。
新接收的蘇-30MKI中隊配備了2.5噸重的空射布拉莫斯導彈。這種超音速巡航導彈能夠打擊300公里外的目標。
15 - 印度成功試射K-4彈道導彈

印度成功試射了可從潛艇發射的K-4彈道導彈。此次射程為3500公里的核能力導彈的試驗在安得拉邦維扎格海岸附近進行。
透過這次試驗,印度向在其核潛艇“阿里漢特”級上裝備這種彈道導彈又邁進了一步。該導彈由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製。這枚3米高的導彈攜帶超過1噸的核彈頭。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射程為3500公里的潛射彈道導彈。
16 - 俄羅斯將於2025年前向印度交付S-400防空系統

俄羅斯已開始為印度生產S-400遠端地對空導彈系統,所有五個單元將於2025年前交付。2018年10月,印度簽署了一項價值50億美元的協議,購買該防空導彈系統。
S-400是S-300的升級版,此前僅供俄羅斯國防部隊使用。它由Almaz-Antey製造,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俄羅斯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