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人格平衡
卡爾·榮格的“人格平衡理論”描述了個體的性格。榮格,一位瑞士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是分析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對精神病學、心理學、人類學、考古學、哲學、文學和宗教研究等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榮格與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共事過。兩人曾進行過長時間的通訊併合作,一段時間內共同致力於人類心理學的研究;然而,後來分道揚鑣。
榮格的理論
榮格認為,有四種功能控制著人們看待和行動的方式,這四種功能是思維、情感、感覺和直覺。他還認為,夢透過將被壓抑的慾望帶入意識來幫助人們“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他相信,我們的性格始於集體潛意識,這是在人類物種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只能有限地控制性格的心理過程。因此,我們真正的性格來自於內在,因為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變成了我們的個人潛意識,然後變成了我們的意識。
榮格以研究性格、夢的分析和人類心靈而聞名。他的理論受到推崇,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心理治療學派。榮格心理學被稱為科學心理學。他發展了自己的理論,將自然法則的概念應用於心理運作。他提出了人格型別的概念。他開始探討人格發展貫穿其整個生命週期。他提出人類心靈包含心理結構。這些結構是在人類物種進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讓我們進一步探討榮格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吧?
人格理論
卡爾·榮格在他的性格理論中識別出兩種獨特態度型別:內向型和外向型。內向型的人是從內心獲得感受的人。外向型的人是從環境中獲得興奮的人。
內向者是孤僻或害羞的。他們通常被稱為從與世隔絕中獲得能量的人。內向者可以選擇透過不太費力的活動來重新獲得能量。然而,外向者則從與他人相處中獲得能量。這些人參與刺激性的活動。例如,凱特琳娜是外向的;她喜歡和大家一起出去玩和探索。然而,她的同伴約翰則相反。如果可以選擇,他寧願在沙發上閱讀一本書,也不願和凱特琳娜一起跳傘。約翰是一個自我觀察者。
榮格將內向型和外向型的人分為四個亞型。這是根據控制他們如何看待世界的功能來進行的。內向型和外向型的人都可以是這四個亞型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共有八種潛在的性格型別。這四種功能是:
思維——將思維應用於你所經歷的環境和條件。例如,約翰喜歡在對任何事情做出結論之前,仔細考慮每一件事以及每一個優缺點。
情感——將抽象的、主觀的評價應用於你所經歷的環境和條件。與約翰不同,凱特琳娜依靠她的情感來指導她如何做出選擇。如果感覺不錯,她就去做;如果感覺不好,她就回避。
感覺——將感官價值應用於你所經歷的環境和條件。例如,在選擇如何佈置他的前廳時,約翰試圖使一切高度對稱。如果房間一側有一把椅子,他需要在另一側放一把相同的椅子來平衡它。這種對稱性使房間看起來美觀。
直覺——利用你的潛意識或超感官來理解你的經驗。例如,凱特琳娜認為約翰佈置傢俱的方式完全錯誤。凱特琳娜認為,為了獲得積極的能量,必須分別佈置傢俱。
人格的動力學
榮格將心理能量視為一種概括的動力來源。它幫助自我實現平衡感。根據三個基本原則,自我透過心理能量在自我不同部分之間的迴圈模式來實現性格內部的平衡。根據對立面的原則,性格內部的每個有意識或潛意識的反應,在框架的其他地方都會有相反的反應。例如,在工作中平衡科學方面的進步,並在休閒時追求更具創造性的活動。
根據等價原則,任何心理能量都來自一個心理結構。例如,對朋友的投入。另一方面,熵原則指出,當性格的一個方面擁有更多的心理能量(例如,準備考試)時,能量將流回較弱的方面以創造平衡感(例如,考試後花更多時間與朋友在一起)。
動態心理因素
卡爾·榮格相信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存在動態的相互作用。這與弗洛伊德提出的觀點類似。他關於心靈的概念包括超越個人的潛意識元素。這可以被認為是靈魂和一個人的思想和感覺的結合。這個內在的心理領域會影響大腦及其功能。它會影響一個人對外部現實的感知。
此外,榮格對力比多的看法與弗洛伊德略有不同。榮格認為性是力比多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他主要將力比多視為一種更普遍的生命能量形式。卡爾·榮格認為,隨著人類物種的進化,性(或生存)衝動的本質發生了轉變。
潛意識
榮格獨特的貢獻在於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之間的區別。個人潛意識與弗洛伊德提出的觀點並不完全不同,但更為廣泛。它包含人格和素材的未發展方面。這些方面來自集體潛意識。個人潛意識透過情感的叢集來顯露,榮格稱之為情結。
根據卡爾·榮格的觀點,集體潛意識是所有人類共有的心理資源的儲藏庫。這些心理資源被稱為原型,是通過幾代文化的傳承傳遞下來的。榮格認為原型是遺傳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
結論
榮格將心理能量視為一種概括的靈感來源。它旨在幫助自我實現平衡感。對於每一個有意識的反應,在框架的其他地方都會有相反的反應。另一方面,熵原則指出,當性格的一個方面擁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時,能量將流回較弱的方面。榮格相信,每個人的主要目標都是充分發展其人格的潛能。榮格將這一過程稱為個體化。與之前的弗洛伊德一樣,榮格也發展了一個宏大的願景,闡述分析心理學如何幫助社會。一個獨特的理論是,西方世界有很多東西可以向東方文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