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意義與重要性
初級保健提供者,有時被稱為家庭醫生,可能會受益於採用生物心理社會視角。然而,它通常被認為是不切實際或過於複雜的。本研究旨在考察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在臨床環境中的應用及其對患者預後的影響。
解釋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
初級保健醫生是患者各種醫療需求的主要聯絡點,包括初步診斷和持續治療。醫生和護士在初級保健中合作,提供全面、易於獲得的醫療服務。許多人在出現健康問題時首先求助於他們,他們負責滿足他們的大多數需求。向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尋求治療的患者通常會報告模糊的症狀。Engel認為生物學方法是還原論和非科學的,它僅基於物理概念(如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以及組織或器官功能障礙)來理解患者的症狀。
BPS框架強調相互依賴性
“生物心理社會”(BPS)模式強調了一個人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當應用於健康時,該框架強調整體健康的意義,並突出了這三個要素的相互關聯性。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探討了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個人的健康或疾病。BPS框架強調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的。
對生活的意義(生物)
與許多人的疾病和身體健康聯絡在一起。舉兩個例子,疝氣和淋巴水腫是危害性較小的疾病,需要長期醫療護理。主動脈夾層是需要緊急醫療護理並嚴重擾亂日常生活的一種急性嚴重健康狀況的例子。
心理相關的方面
影響一個人行為的心理和情緒健康方面。疫情造成的恐慌和壓力加劇了焦慮和抑鬱等精神疾病的症狀。這些不斷變化的情況也影響了以前從未遇到過精神健康問題的人。
與他人的關係(社會)
這包括友誼和社群中的集體活動。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例如,活動受限的疾病),與家以外的人互動和保持良好聯絡的能力都會受到隔離的負面影響。缺乏社互動動可能導致孤立和不平衡的生活。
解釋學迴圈
使用解釋學迴圈分析了對George Engel最初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研究。迭代式解釋性文獻綜述方法始於出版物的檢索和獲取,然後是對這些文章的分析和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文獻庫不斷增長,擴充套件了我們對生物心理社會框架的認識。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病理學
生物醫學思想(其中疾病可以與患者隔離開來理解,方法是透過醫生可見的異常基因組、病理學和臨床指標)繼續主導醫療實踐。在治療環境中,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社會文化方面往往被忽視或視為次要的。
慢性病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在解決生物心理社會應用的研究中,當使用綜合或整體模式時,會引用慢性病。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面臨著需要生物心理社會護理的獨特挑戰。然而,醫療保健績效指標僅因生物醫學導向的規範和標準而建立。
功能性障礙和生物心理社會視角
功能性疾病,包括IBS、纖維肌痛和慢性疲勞綜合徵,通常使用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來解釋。患有腸易激綜合徵(一種以反覆胃部不適和腸道習慣紊亂為特徵的慢性疾病)的人沒有已知的解剖異常(腹瀉、便秘、大便急促或規律性、腹脹和氣體)。該病的起源可能複雜且知之甚少,但在普通護理中經常見到。
壓力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正如BPS理論所說,焦慮和不良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加劇身體症狀。在極度壓力下,許多人難以保持心理健康。焦慮和絕望已被證明會增加一個人患病的脆弱性。因此,精神健康損傷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出現新的身體健康問題。
抵禦心理壓力的防禦機制
相反,在疫情期間患病(急性或慢性)會削弱人們抵禦心理壓力的防禦能力。一些在疫情期間接受治療的患者報告說,由於他們的疾病或缺乏護理而感到焦慮和悲傷。這兩個問題都因許多人在過去兩年中感受到的孤立和孤獨而加劇。
社會動盪
研究表明,在經歷急性精神和社會動盪時,人們的免疫系統和恢復能力會受到損害。建議接受手術或從疾病中恢復的患者放鬆身心、均衡飲食和運動。然而,他們的情感和社會生活可能會對癒合過程產生負面影響或延緩癒合過程。當患者在長期壓力事件中難以恢復或保持健康穩定時,BPS模式可能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
結論
與旨在破譯疾病和治療的心理神經免疫學或心理神經內分泌學過程的基礎研究不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並不提倡身心統一的理念。這一概念強調醫療和心理領域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在初級保健中,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可以透過加強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透過動態的醫患雙向關係和多學科的患者護理方法),以及提高對患者生物、心理、社會和精神健康之間相互作用的認識,從而改善臨床預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有助於治療患有長期疾病和模糊症狀的患者,因為它考慮了每個患者對疾病反應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