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念
計算機基本上是一種可程式設計機器,能夠自動且順序地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它也被稱為資料處理器,因為它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意願儲存、處理和檢索資料。

資料處理涉及以下三個活動:
- 資料輸入
- 資料處理/操作
- 輸出結果管理(即提供輸出)
- 在計算機系統中,資料以有序和系統化的方式排列。
“計算機”一詞來源於拉丁語“compute”,意為“計算”。最初,計算機系統被設計用於計算;它旨在成為一種計算裝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裝置在技術上得到了進步;目前,除了資料處理之外,它還可以執行各種各樣的所需工作。
計算機系統的主要功能
以下是計算機系統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接受使用者提供的命令和/或資料作為輸入。
計算機按照使用者提供的指令執行操作並存儲資料。
計算機根據使用者提供的指令處理資料。
計算機以輸出的形式提供所需的結果。
計算機系統的顯著特徵
以下是計算機系統的顯著特徵:
自動化 - 計算機系統的作業系統是自動化的,因為不需要人工干預;只需提供命令,它就會自動完成工作。
速度 - 根據計算機的效能,它可以每秒執行數百萬條指令。
儲存 - 計算機系統可以以不同的格式儲存海量資料。計算機系統的儲存容量通常以千位元組 (KB)、兆位元組 (MB)、千兆位元組 (GB) 或太位元組 (TB) 表示。
準確性 - 計算機系統的準確性非常高。
通用性 - 計算機系統能夠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
勤奮 - 計算機不會感到疲勞也不會失去注意力。
可靠性 - 由於計算機系統始終提供準確的結果,因此其可靠性非常高。
海量記憶體 - 計算機系統可以擁有廣泛的記憶體,可以在任何時候調取所需的資料。
計算機系統的發展
目前的計算機系統是在幾個世紀以來不同知識分子努力的結果,他們在不同時期做出了貢獻。
算盤被認為是最早的計算工具(很可能)。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為計算機系統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創新者。
約翰·納皮爾
納皮爾是一位蘇格蘭數學家,發明了對數。
此外,納皮爾還發明瞭一種計算裝置,它由印有數字的木棍組成。納皮爾將這些木棍命名為“骨頭”,因為它們是由骨頭製成的。
布萊茲·帕斯卡
帕斯卡是一位法國數學家,發明了一種基於齒輪的機器,極大地幫助了計算。
查爾斯·巴貝奇
巴貝奇是一位英國博學家、數學家、機械工程師、哲學家和發明家。1822年,他開發了一臺能夠計算表示式的連續差值的機器,並製作了一張表格,幫助他進行計算。
艾達·洛夫萊斯夫人
洛夫萊斯是一位英國數學家,研究了巴貝奇的作品。她提出了“計算機可以被程式設計”的概念。她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系統的發展。
約翰·阿塔納索夫
在貝里的協助下,約翰·阿塔納索夫於1937年開發了阿塔納索夫-貝里計算機(更廣為人知的是ABC)。這標誌著電子數字計算機發展初期的開始。
約翰·莫奇利和普雷斯珀·埃克特
1947年,約翰·莫奇利和普雷斯珀·埃克特研製了第一臺大型電子數字計算機。它被稱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莫里斯·威爾克斯
1949年,威爾克斯(在劍橋大學)設計了電子延遲儲存自動計算器(EDSAC)。它是第一臺在其儲存程式概念上開始作業系統的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