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4 篇文章 關於自我保健

自我概念與自尊的區別

Vineet Nanda
更新於 2023年4月26日 15:52:43

1K+ 次瀏覽

心理學家使用“自我概念”和“自尊”這兩個術語來描述人們對自己的感受。這兩個概念已被融入當代生活,儘管與科學家最初設想的方式略有不同。從教室到董事會,社會上的幾個不同領域都採用了關於自尊的概念。儘管自我概念相對默默無聞,但在幫助性職業中卻很常用。雖然它們共同點在於都是內在的、主觀的反思,但它們仍然是不同的概念。將自我概念與自尊進行比較時,後者範圍更窄。在一個身心健康的人身上,每一個……閱讀更多

自我實現與自尊的區別

Vineet Nanda
更新於 2023年4月26日 15:51:05

2K+ 次瀏覽

自我實現和自尊是心理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與人類的動機和行為有關。雖然這兩個概念對於個人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至關重要,但它們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這兩個術語可能以相同的詞開頭,但它們截然不同。自我實現,即使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被視為一種驅動力、最終目標或過程本身。另一方面,自尊,在馬斯洛的理論之外,更像是一種人格特質或狀態。以下將進一步討論這種差異以及其他差異。什麼是……閱讀更多

自我實現與自我認知的區別

Vineet Nanda
更新於 2023年4月26日 15:50:09

4K+ 次瀏覽

自我實現和自我認知是兩個經常混淆的心理學術語。雖然這兩個概念都與發揮一個人的全部潛力有關,但在其重點和實現目標的方法上有所不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自我實現和自我認知之間的區別。什麼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洛在其需求層次理論中創造的一個術語。根據馬斯洛的觀點,自我實現是人類需求的最高層次,它包括髮揮一個人的全部潛力併成為最好的自己。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閱讀更多

如何開始一個你會堅持的自我保健常規?

Bhaswati Mukherjee
更新於 2023年3月3日 16:37:08

83 次瀏覽

自我保健的概念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界,它強調個體行為和實踐對患者健康的重要性。一些公共福利宣傳利用這一術語來促進社會正義和變革,例如在種族主義和LGBTQ權利等問題上的變革。直到2000年,在9·11襲擊事件之後,這一概念才重新出現,精神病學家和治療師開始將這一術語用於人們的心理健康。隨著時間的推移,世衛組織賦予其公共衛生視角,將其定義為個人、家庭和社群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保持健康……閱讀更多

1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