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eroMQ 教程
- ZeroMQ - 首頁
- ZeroMQ - 概述
- ZeroMQ - 安裝
- ZeroMQ - 功能特性
- ZeroMQ 訊息傳遞
- ZeroMQ - Socket 型別
- ZeroMQ - 通訊模式
- ZeroMQ - 傳輸協議
- ZeroMQ - 訊息幀
- 擴充套件性和效能
- ZeroMQ - 負載均衡
- ZeroMQ - SMP
- ZeroMQ - 多執行緒
- ZeroMQ - 效能注意事項
- ZeroMQ 有用資源
- ZeroMQ - 有用資源
- ZeroMQ - 討論
ZeroMQ - 概述
本章節致力於瞭解ZeroMQ的詳細資訊,例如其定義、用法、歷史、發明者和發展歷程。讓我們逐一瞭解每個部分。
什麼是ZeroMQ?
ZeroMQ是一個輕量級的開源通用訊息傳遞庫,它能夠在分散式系統、應用程式和服務之間實現非同步通訊。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套接字式API,用於建立可擴充套件、併發和容錯的架構。它是用C++編寫的。
分散式系統之間的非同步通訊:這是一種用於訊息交換的方法,其中傳送和接收程序獨立執行,不需要等待彼此完成任務。
ZeroMQ支援常見的信使模式,例如釋出/訂閱、請求/回覆和客戶端/伺服器。它還支援各種協議,例如TCP、程序內、程序間、組播和WebSocket。
ZeroMQ 使用案例
它可以作為叢集產品的底層架構,旨在簡化複雜訊息模式的開發。
誰發明了ZeroMQ?
ZeroMQ是一個通用訊息傳遞庫,由比利時軟體工程師Pieter Hintjens於2007年發現。Hintjens建立ZeroMQ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靈活、高效能且易於使用的訊息傳遞庫。ZeroMQ在其架構以及Hintjens對ZeroMQ庫的持續改進方面,對非同步通訊的未來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歷史與演變
以下是ZeroMQ的歷史和演變:
早期:2007 - 2009
- ZeroMQ由比利時軟體開發者Pieter Hintjens於2007年發明。
- 最初,它由Hintjens創立的軟體公司iMatrix Corporation設計。
快速發展:2010-2012
- ZeroMQ在21世紀10年代作為分散式系統和雲計算的訊息傳遞庫而廣受歡迎。
- 它吸引了大量的貢獻者,並且該庫支援多種程式語言,包括Python、Java和C#。
- ZeroMQ 2.0於2010年釋出,引入了新的API和改進的效能。
ZeroMQ組織的成立:2011
- ZeroMQ組織於2011年成立,負責設計和監督該庫。
- 該組織建立了一個治理模型,確保專案保持社群驅動和開源。
擴充套件和成熟:2013 - 2016
- ZeroMQ 3.0於2012年釋出,其中包括一個新的安全框架以及對WebSockets的改進支援。
- 該庫繼續受到以下行業的歡迎:金融、醫療保健和物聯網。
- ZeroMQ組織於2014年加入Linux基金會,確保了專案的長期可持續性。
近期發展:2017 - 至今
- ZeroMQ 4.0於2017年釋出,具有改進的效能、安全性以及對新協議的支援。
- ZeroMQ仍然是構建分散式系統、雲應用程式和物聯網(IoT)解決方案的熱門選擇。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ZeroMQ一直專注於易用性、可擴充套件性和靈活性,使其成為構建分散式系統、雲應用程式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框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