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原子模型的假設是什麼?


玻爾原子模型是由尼爾斯·玻爾在 1915 年提出的。玻爾原子模型的假設如下所示
  • 在原子中,電子(帶負電)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在某些特定的路徑上執行,這些路徑稱為軌道或電子層。每個軌道或電子層都有固定的能量,這些圓形軌道被稱為電子層。
  • 能級用一個整數(n=1、2、3…)表示,稱為量子數。這些量子數的範圍從原子核到側面,n=1 具有最低的能級。軌道 n=1、2、3、4… 分別被指定為 K、L、M、N… 電子層,當電子達到最低能級時,則稱其處於基態。
  • 原子中的電子透過獲得所需的能量從較低的能級躍遷到較高的能級,電子透過損失能量從較高的能級躍遷到較低的能級。 
  • 電子只能在角動量量子化的軌道上運動,即電子的角動量是 h/2π 的整數倍。

更新於:2023 年 1 月 19 日

67 次檢視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