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 標準圖



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討論了UML的構建塊和其他必要的元素。現在我們需要了解在哪裡使用這些元素。

這些元素就像元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關聯起來,形成完整的UML圖,這被稱為圖。因此,理解不同的圖以在現實系統中應用知識非常重要。

任何複雜的系統都可以透過繪製某種圖表或圖片來更好地理解。這些圖表對我們的理解有更好的影響。如果我們環顧四周,我們會意識到圖表不是一個新概念,而是在不同行業的各種形式中廣泛使用。

我們準備UML圖是為了更好地、更簡單地理解系統。單個圖表不足以涵蓋系統的所有方面。UML定義了各種型別的圖表來涵蓋系統的大部分方面。

您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圖表集以滿足您的需求。圖表通常以增量和迭代的方式製作。

圖表主要分為兩大類,它們又細分為子類:

  • 結構圖

  • 行為圖

結構圖

結構圖表示系統的靜態方面。這些靜態方面表示構成主要結構並因此穩定的圖表部分。

這些靜態部分由類、介面、物件、元件和節點表示。四種結構圖是:

  • 類圖
  • 物件圖
  • 元件圖
  • 部署圖

類圖

類圖是UML中最常用的圖。類圖由類、介面、關聯和協作組成。類圖基本上表示系統的面向物件檢視,其本質是靜態的。

活動類用於在類圖中表示系統的併發性。

類圖表示系統的面向物件特性。因此,它通常用於開發目的。這是系統構建時使用最廣泛的圖。

物件圖

物件圖可以描述為類圖的一個例項。因此,這些圖更接近於我們實現系統的現實場景。

物件圖是一組物件及其關係,就像類圖一樣。它們也表示系統的靜態檢視。

物件圖的用法與類圖類似,但它們用於從實踐的角度構建系統的原型。

元件圖

元件圖表示一組元件及其關係。這些元件由類、介面或協作組成。元件圖表示系統的實現檢視。

在設計階段,系統的軟體構件(類、介面等)根據它們的關係被安排到不同的組中。現在,這些組被稱為元件。

最後,可以說元件圖用於視覺化實現。

部署圖

部署圖是一組節點及其關係。這些節點是部署元件的物理實體。

部署圖用於視覺化系統的部署檢視。這通常由部署團隊使用。

注意 - 如果仔細觀察上述描述和用法,就會很清楚所有圖表之間都有一定的關係。元件圖依賴於類、介面等,它們是類/物件圖的一部分。同樣,部署圖依賴於用於製作元件圖的元件。

行為圖

任何系統都可以具有兩個方面,靜態和動態。因此,當兩個方面都被完全涵蓋時,模型就被認為是完整的。

行為圖基本上捕獲系統的動態方面。動態方面可以進一步描述為系統的變化/移動部分。

UML有以下五種型別的行為圖:

  • 用例圖
  • 序列圖
  • 協作圖
  • 狀態圖
  • 活動圖

用例圖

用例圖是一組用例、參與者及其關係。它們表示系統的用例檢視。

用例表示系統的特定功能。因此,用例圖用於描述功能及其內部/外部控制器之間的關係。這些控制器被稱為參與者

序列圖

序列圖是一種互動圖。從名稱可以看出,該圖處理一些序列,即從一個物件流向另一個物件的訊息序列。

系統元件之間的互動從實現和執行的角度來看非常重要。序列圖用於視覺化系統中執行特定功能的呼叫序列。

協作圖

協作圖是互動圖的另一種形式。它表示系統的結構組織以及傳送/接收的訊息。結構組織由物件和連結組成。

協作圖的目的與序列圖類似。但是,協作圖的具體目的是視覺化物件的組織及其互動。

狀態圖

任何即時系統都預期會對某種內部/外部事件做出反應。這些事件負責系統的狀態變化。

狀態圖用於表示系統的事件驅動狀態變化。它基本上描述了類、介面等的狀態變化。

狀態圖用於視覺化系統對內部/外部因素的反應。

活動圖

活動圖描述了系統中的控制流。它由活動和連結組成。流可以是順序的、併發的或分支的。

活動只不過是系統的功能。準備許多活動圖來捕獲系統中的整個流程。

活動圖用於視覺化系統中的控制流。這是為了瞭解系統執行時的工作方式。

注意 - 系統的動態特性很難捕獲。UML提供了從不同角度捕獲系統動態特性的功能。序列圖和協作圖是同構的,因此它們可以相互轉換而不會丟失任何資訊。狀態圖和活動圖也是如此。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