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裡·奧羅賓多的《吠陀的秘密》


施裡·奧羅賓多是將吠陀教義傳播給後殖民時期印度大眾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位印度哲學家、瑜伽士和精神領袖,他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將吠陀傳統與現代精神和哲學思想融為一體。他的體系被稱為“吠陀體系”,大量借鑑了被稱為吠陀的古代印度文字,這些文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神聖文字之一。

施裡·奧羅賓多的吠陀體系

瑜伽練習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幾個世紀以來,已經發展出多種瑜伽體系,每種體系都提供了一種有條理的方法,將人類的存在提升到完美的頂峰。鑑於他的瑜伽體驗,施裡·奧羅賓多創造、實踐並教授了整體瑜伽,這是一種特殊的瑜伽形式。

施裡·奧羅賓多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

施裡·奧羅賓多的吠陀知識體系中有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 超心理意識

  • 整體瑜伽

  • 神聖生命

超心理意識

施裡·奧羅賓多說,超心理或超越意識是超越物理和心理領域的最高層次。它可以透過瑜伽和冥想等精神實踐來實現。施裡·奧羅賓多認為,人類的心智和身體的物理和心理本質限制了人類,並阻止了個人發揮他們的全部潛能。然而,透過獲得超越意識,個人可以超越這些限制,並達到統一和諧的狀態。施裡·奧羅賓多認為,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是真正的知識;他聲稱,這是為了實現超精神意識的全部潛能,他認為這是力量和幸福的源泉。

施裡·奧羅賓多還認為,超越意識是一切創造力和進化力量的源泉,是人類精神進化的關鍵。他認為,超越意識是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它將開啟一個和平、和諧和精神圓滿的新時代。施裡·奧羅賓多發展了“整體瑜伽”的概念來獲得超精神意識。它是整合身心、情感和精神的各個方面以達到統一和諧狀態的過程。整體瑜伽被認為是一種整體的精神發展方法,包括冥想、呼吸練習和內省等實踐。

整體瑜伽

根據施裡·奧羅賓多,整體瑜伽整合了身心、情感和精神的各個方面,以達到統一和諧的狀態。他認為,透過整體瑜伽,人們可以超越物質和心理領域的界限,發揮他們全部的超意識潛能。施裡·奧羅賓多整體瑜伽的一個關鍵方面是他強調身心整合。施裡·奧羅賓多認為,身體不僅僅是一個物質實體,也是一個精神實體。要實現統一和諧,身心整合是必要的。他提倡使用瑜伽姿勢和呼吸技巧等身體練習以及冥想和內省等心理練習來實現這種整合。

施裡·奧羅賓多還認為,整體瑜伽是一種整體的精神發展方法,涉及整合自我的各個方面,包括心智、情感和精神。他認為,要達到這種狀態,一個人必須與自身的所有方面和諧相處,並致力於發展自身的所有方面。施裡·奧羅賓多整體瑜伽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自我超越的概念。他認為,任何尋求精神的人的最終目標都是超越物質和心理領域的限制,併發揮超精神意識的全部潛能。他認為,整體瑜伽是實現這種自我超越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類精神進化的關鍵。

神聖生命

奧羅賓多的哲學強烈強調“神聖生命”的概念。根據施裡·奧羅賓多,神聖生命是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其特徵是和平、喜悅和滿足感。他認為,透過與神聖保持持續的聯絡,個人可以超越物質和心理領域的限制,發揮超心理意識的全部潛能。施裡·奧羅賓多關於神聖生命概念的一個關鍵方面是神聖存在於每個人之內的想法。他認為,神聖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自我內在的一個方面,可以透過瑜伽和冥想等精神實踐來獲得。他認為,透過與內在的神聖連線,個人可以超越物質和心理領域的限制,並達到統一和諧的狀態。

施裡·奧羅賓多還認為,神聖生命以和平、喜悅和滿足感為特徵。他認為,透過與神聖保持持續的聯絡,個人可以體驗到一種不依賴於外部環境的內在和平、喜悅和滿足感。他認為,神聖生命是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是真正幸福和滿足的關鍵。施裡·奧羅賓多關於神聖生命概念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它不僅是一種個人體驗,而且可以與他人分享。他認為,透過與神聖保持持續的聯絡,個人可以使自己受益,併為人類的精神進化做出貢獻。他認為,神聖生命不僅僅關乎個人滿足,還關乎服務更大的利益併為人類的改善做出貢獻。

現實的二元性

承認現實有兩個極端——物質和精神——也將被認為是奧羅賓多關於現實本質的現實主義的一部分。在傳統的西方哲學中(例如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任何存在的根本基礎都被稱為物質。根據奧羅賓多,在吠檀多哲學中,這種物質有兩個極端。奧羅賓多形而上學的基石是物質和精神都是真實的,並且構成現實的一個組成部分。透過對物質和精神的全面理解,他確立了現實的統一性。任何形式的還原論都是盲目的。然而,對他來說,奧義書和其他古代文字是他探索的燈塔。

根據奧羅賓多,物質表現為一種身份不明的力量的形式。此外,朝著同一方向邁出的另一步驟將闡明生命是“被囚禁在其物質構造中的敏感的難以捉摸的能量”。然而,在這個全面的理解中,很清楚的是,物質本身是能量的副產品,能量不可能是獨立存在並在虛空中起作用的任何東西。仔細觀察,物質可能會揭示,並且很可能揭示它源於隱藏的意識和存在。

除了意志之外,沒有什麼可以成為產生世界的能量,而意志僅僅是意識致力於行動和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結果”指的是意識自我內捲成形式以及必須發生才能使宇宙中巨大的可能性實現的自我進化。

一旦從存在、意識和幸福的三位一體原則的角度看待宇宙的存在,人們就可以超越其所有不一致性。因此,當一個人超越導致我們感受到物質和生命之間明顯鴻溝的劃分無知時,心智、生命和物質將展現為一種三元形式的能量,即吠陀先知的三個宇宙。因此,根據奧羅賓多,物質和精神只不過是絕對自我內卷的結果。它構成了全球現實的基礎。它不僅是一種幻覺;它是意識力的表現形式。

結論

施裡·奧羅賓多的吠陀體系是一種獨特而全面的精神發展方法,它大量借鑑了被稱為吠陀的古代印度文字。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超心理意識、整體瑜伽和神聖生命等概念。透過瑜伽和冥想,該體系的目標是超越物質和心理領域的界限,達到統一和諧的狀態,並釋放出生活在與神靈持續聯絡的狀態中的超精神意識的潛能,以充分利用它。

更新時間: 2023年2月6日

155 次瀏覽

開啟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