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勞工立法的目的
為了維護和平與安寧,併為社會未來的發展提供方向,法律是絕對必要的。由於工人在提高生產力和管理國家經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依賴勞工的產業的擴張使得這種發展成為可能。
正如聖雄甘地所言,一個國家可能能夠在沒有百萬富翁和商人的情況下運轉,但它卻不能在沒有勞工的情況下運轉。
我們觀察到工人和資本家之間持續存在的衝突,以及前者如何剝削後者,同時未能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印度有大量的勞工法律旨在改善工人的條件,這些條件與後者工業和國民經濟的增長直接相關。因此,勞工立法的制定對於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印度勞工法是如何發展的?
它可以在以下標題下進行研究:
獨立前
在印度,勞工法的歷史始於英國殖民主義。印度工人維護了英國僱主的利益,因此,英國人能夠在印度確立其統治地位。由於英國人人數不多,如果沒有印度工人的幫助,他們不可能控制印度所有發達的產業。
阿薩姆種植園行業是第一個立法控制的來源,在那裡,僱員由專業人士僱用。此外,這些工人被禁止離開種植園。然後,由於英國的剝削,印度勞工的負擔日益增加。因此,英國紡織品在出口市場上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因此,英國議會通過了 1883 年的工廠法案,以提高勞工成本,以減輕一些負擔。由於這項法律,印度工人獲得了一些基本自由,包括每天工作 8 小時的權利、消除童工、禁止女性在夜間工作以及加班費等。
獨立後
印度獨立後,印度工人的工作條件處於最糟糕的時期。他們被剝奪了權利,被當作財產對待,領取較低的勞動報酬,甚至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健康狀況。此外,印度獨立後,生活成本上升。這些僱員透過大聲疾呼來抗議。他們建立了許多組織來支援工會的罷工。最終,在 1950 年,保護工人基本權利的法律被納入憲法,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這些法律包括 1948 年的最低工資法、1948 年的工廠法和 1948 年的僱員國家保險法。他們還解決了他們的健康問題。
勞工立法的必要性
產業法的根本目標是為勞動力提供社會正義。該立法的目標是在保護工人的健康、安全和道德的同時,為工業家和僱員提供來自該行業所產生收益和優勢的公平份額。
以下因素使勞工立法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中顯得尤為重要:
工會通常比較弱,並且經常僅僅依靠僱主的善意。由於其極端的經濟弱點,工人無法與老闆協商自己的條件。先前工資的支付、裁員、解僱和其他就業行為現在都受法律約束。工人的經濟不確定性已大大降低。
許多工作場所都存在工作不安全的可能性。在發生事故、死亡、職業行為、僱員國家保險 (ESI) 覆蓋或其他情況下,某些福利已由法律規定提供給工人,否則他們可能不會從其僱主那裡獲得這些福利。
所有工廠都存在重要的工作環境,並且由於這些條件,勞動力的健康和安全始終處於危險之中。行業法案中包含了許多關於員工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規定。為婦女制定了特殊安排。
就國家安全和治安狀況而言,勞工法規也是必不可少的。國家對持續的生產至關重要。它支援國家經濟的增長。憲法的指導原則體現了福利國家的概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已經通過了許多勞工法律來保護社會各個階層。
勞工法是實現社會經濟進步的最具進步性和活力的工具之一。
勞工法的目標
以下是各種勞工法的主要目標:
保護員工免受那些為了經濟利益而虐待他們的人。
鼓勵僱主和僱員之間建立友好的工作場所關係。
保護員工的福利、健康和安全。
勞工法的基本原則
勞工法的四大指導原則如下:
社會正義
經濟和社會正義
國家的經濟
國際協定
現代印度勞工的立法職能
我們的立法者努力透過頒佈許多法律和計劃來改善勞動力的福利。政府於 2017 年提出了《工資法典》法案,並將其提交給常設委員會。由於其報告於 2018 年大選前釋出,因此該法案在第 16 屆人民院結束後失效。勞工部長桑託什·甘格瓦爾最近重新提出了《2019 年工資法典》法案,該法案已於 8 月 8 日獲得立法批准。
結論
世界各地的工人一直不懈地努力爭取更有利的工作條件和工作保障,這導致了勞工立法的制定。由於其獨特性和動態的法律概念(如發展、目標、分類等),它將對理解其指導原則非常有幫助。在分析印度勞工法時,不僅要考慮特定社會工作如何受法律或監管慣例的約束,還要考慮勞工法可能對國家經濟和社會景觀的變化產生的影響。
勞工法與發達工業化國家的勞工法大體相當。已經通過了許多法律,規定了就業、社會保障和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的最低要求。勞工法還為解決勞動爭議提供了框架,使工會及其運作合法化。
常見問題
Q1. 印度主要的勞工法/法案有哪些?
答:就業基本條件法、國家勞資關係法(1935 年)和就業公平法。
Q2. 工會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答:工會的主要目標是:最低工資、合理的工作時間、更安全的工作條件、加班費以及確保工人的福利。
Q3. 勞工法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答:印度勞工法的主要來源是憲法,即該國的最高法律。印度憲法第 42 條指示應提供公正和人道的工作條件以及產假,第 43 條指示應為工人提供生活工資等。憲法還規定,國家應為確保公正和人道的工作條件以及產假而制定規定。
同樣,印度勞工法主要源於印度憲法,憲法規定了一些基本權利和指導原則,這些權利和原則構成了該國勞工法的基礎。印度勞工法是聯邦和州法律的結合,包括中央法律和州法律。中央法律適用於全國各地,但州法律僅適用於各自的州。
Q4. 印度勞工法的主要類別有哪些?
答:印度勞工法可分為以下四類:
產業關係法
社會保障法
勞動福利法
與工作條件相關的法律。
Q5. 印度主要的勞動法案有哪些?
答:管理印度勞資關係的主要勞工法是:
1948 年最低工資法,
1947 年工業糾紛法,
1926 年工會法,以及
1948 年工廠法。
這些法律涵蓋了工作條件、工資、安全和爭議解決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