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UDP 的用途是什麼?


使用者資料報協議 (UDP) 提供了一種無連線的資料包服務,該服務提供不可靠的“盡力而為”交付。這意味著資料包的到達沒有保證,並且轉發資料包的正確排序也沒有保證。

不需要確認資料接收的應用程式。例如,音訊或影片廣播使用 UDP。

UDP 也用於一次傳輸少量資料的典型應用程式。例如,UDP 提供了一個協議埠來區分在單個裝置上實現的多個程式。

每個 UDP 訊息都包含目標埠號和源埠號。這使得目標端的 UDP 軟體能夠將訊息傳遞給正確的應用程式程式,並且應用程式程式能夠傳送回覆。

源埠長度目標埠UDP 校驗和
資料

UDP 資料報

UDP 標頭分為以下 16 位欄位。

源埠

源埠是在相關時使用的可選欄位。它表示傳送程序的埠,並且可以假設它是如果沒有其他資料則應處理回覆的埠。如果未使用,則新增值為零。

目標埠

目標埠在特定網際網路目標地址的上下文中具有含義。

長度

這是 UDP 資料包的大小(以位元組為單位),包括標頭和資料。最小長度為 8 位元組,這僅是標頭的長度。

UDP 校驗和

這用於驗證 UDP 標頭的完整性。校驗和是在偽標頭上執行的,該偽標頭包含從 IP 標頭(源和目標地址)和 UDP 標頭獲得的資訊。

UDP 偽標頭

使用偽標頭的目的是測試 UDP 資料包是否已到達其正確的目標。此處,正確的目標包括特定機器和該機器內的特定協議埠號。

UDP 標頭本身僅確定協議埠號。因此,為了驗證目標,傳送裝置上的 UDP 計算一個覆蓋目標 IP 地址和 UDP 資料包的校驗和。

UDP 軟體透過使用從承載 UDP 訊息的 IP 資料包標頭獲得的目標 IP 地址,在最終目標處確定校驗和。

如果校驗和一致,則表示資料包確實已到達預期的目標主機和主機內的正確協議埠。

源地址
目標地址
協議UDP 長度

UDP 偽標頭

使用者介面

使用者介面應允許建立新的接收埠,對資料位元組進行接收操作並指示源埠和源地址,以及啟用傳送資料報的程式,指定要傳送的資料、源和目標埠以及地址。

IP 介面

UDP 模組必須確定源和目標網際網路地址以及網際網路標頭的協議欄位。一個可能的 UDP/IP 介面將返回整個網際網路資料報(包括整個網際網路標頭)以進行接收操作。

此類介面還將使 UDP 能夠將完整的資料報(帶標頭)傳遞給 IP 以傳送。IP 將驗證特定欄位的一致性並計算網際網路標頭校驗和。

協議應用

此協議的重要用途是網際網路名稱伺服器和微不足道的檔案傳輸。

協議編號

在網際網路協議中使用時,協議編號為 17(8 進製為 21)。

更新於: 2021年5月4日

2K+ 瀏覽量

啟動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