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鈉標準溶液的製備
引言
Na2CO3溶液是用高純度化學試劑配製而成,其精確濃度決定了標準化的程式。這種溶液指的是用其初步標準品配製成的精確已知濃度的溶液。一級標準物質必須含有更高純度的化學元素、更高的水溶性以及較高的摩爾質量。
什麼是碳酸鈉?
Na2CO3在自然界中廣泛分佈。它在不同行業中有著許多重要的用途。該化合物也稱為蘇打灰,廣泛應用於肥皂洗滌劑的生產過程中。
製備目的
本製備的主要目的是製備250 cm3 N/10的Na2CO3標準溶液。
製備所需材料
Na2CO3的製備過程需要一些必要的裝置,例如:天平(用於稱量化合物)、表面皿、砝碼盒和250 mL燒杯。

圖1 - 製備材料
製備過程中,還需要玻璃棒、約250 mL的量瓶、洗瓶以及稱量試管。本製備還需要Na2CO3、漏斗、漏斗架以及一定量的蒸餾水。
理論
Na2CO3在NaOH標準溶液中主要不溶。當飽和NaOH溶液靜置兩天後,不溶的Na2CO3會沉澱在試管底部。小心地吸取上清液,即可製備出完全不含碳酸鹽的稀NaOH溶液。

圖2 - Na2CO3的製備過程
用於製備NaOH的蒸餾水必須煮沸,以除去任何溶解的二氧化碳,因為它會導致滴定過程中的誤差。在製備Na2CO3標準溶液時,必須考慮其當量質量。對於100 mL溶液,需要1.325 g Na2CO3。
製備過程
Na2CO3溶液的製備過程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並精確地使用化學試劑。
首先,取一個表面皿,用蒸餾水清洗乾淨並徹底乾燥。
然後稱量乾燥表面皿的精確質量,並記錄下來。
之後,加入1.325 g Na2CO3,並記錄下來。
藉助漏斗,將化學試劑從乾淨的表面皿轉移到量瓶中。
透過觀察表面皿,可以看到化學試劑隨蒸餾水一起轉移,主要粘附在洗瓶的泡沫上。需要注意的是,體積不能超過50毫升。
然後用洗瓶用蒸餾水清洗漏斗,使鹽全部透過漏斗。
應旋轉燒瓶,直至化學試劑完全溶解。
然後,取洗瓶進行清洗,並將量瓶的刻度線稍微低於刻度線。
應逐滴加入剩餘的蒸餾水,使彎月面液麵達到刻度線。
最後,用塞子塞住燒瓶口,輕輕搖晃,使溶液混合均勻。這樣,N/10 Na2CO3溶液的製備就完成了。
觀察結果
在製備Na2CO3溶液的過程中,表面皿的實際質量為W1g(假設)。加入Na2CO3後表面皿的質量為W1 + 1.325 g。從製備過程中可以看出,化合物的質量為1.325 g,本製備中蒸餾水的實際體積為250 mL。
注意事項
如果在製備過程中不注意一些注意事項,溶液的製備過程有時可能會變得危險。這些注意事項如下:
稱量化學試劑的時間是最危險的,因此在稱量過程中應小心謹慎。
製備過程中應穿戴圍裙。
製備的鹼具有較高的腐蝕性,因此應小心處理。
本製備的表面皿必須乾燥,漏斗應多次小心清洗。
如果操作不當,搖晃燒瓶中的溶液可能會很危險。
加入的彎月面液麵不得超過量瓶上的刻度線。
結論
Na2CO3標準溶液的製備過程很簡單,可以用一些特定的試劑製備。化學試劑的製備過程是透過特定的過程,並使用合適的裝置來獲得理想的結果。製備過程中也有一些風險因素,但可以透過小心謹慎和使用正確的技術來減輕。
常見問題
1. 摩爾濃度和質量摩爾濃度的區別是什麼?
溶液的摩爾濃度是指每升溶液中存在的摩爾數。質量摩爾濃度是指每千克溶劑中存在的溶質摩爾數。
2. 什麼叫酸鹼滴定?
這是一種測定酸強度的方法。它用合適的指示劑滴定鹼性標準溶液。
3. 什麼叫酸的鹼度?
酸的鹼度是指被取代的氫原子數。這些原子存在於每個酸分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