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和平


我們的健康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難以影響更大的群體。然而,確實存在著一種有趣的關聯。透過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並擴大他們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我們可以幫助建立更強大的社群,並在全球範圍內促進持久的和平。這一理念突出了將健康視為發展和和平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性,承認健康與教育、就業和安全等其他重要福祉因素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

健康定義

儘管健康和疾病都與衝突和暴力相關,但反之亦然。至少對於兒童而言,從其決定因素或促進策略的角度來看,和平與健康的定義之間存在許多積極和消極的平行關係,將兩者視為一項人權。當一個社會沒有戰爭和暴力時,這個社會就被認為處於和平狀態。社會對和平的標準定義包括沒有敵對行為(如戰爭)以及沒有來自他人的身體傷害的恐懼。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上的完全健康狀態。1978年阿拉木圖會議重申了各國對“到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承諾。在1986年被稱為渥太華憲章的檔案中,公共衛生專家和健康促進者將健康的最關鍵條件和資源確定為(按此順序):安全、保障、教育、金錢、食物、健康的環境、可再生資源、公平與公正。

不僅“和平”被列為確保健康“安全基礎”所需條件中的第一位,戰爭也對其他條件產生負面影響。此後的公共衛生和健康促進舉措(如2000年人民健康憲章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都強調減少系統性暴力和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改善社會凝聚力和人權以促進健康。結論很明確,如果我們想真正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我們需要消除人際和體制暴力。

健康促和平

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能否做些什麼來減少暴力造成的打擊並協助建立和平?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似乎同意這一點。其首個獎項於1901年授予亨利·杜南,他是瑞士紅十字會的創始人。杜南是一位瑞士商人,他因建立醫療援助組織以及第一部日內瓦公約而獲得表彰,該公約確立了對待士兵的標準並規範了戰爭行為。

此後,國際紅十字委員會(ICRC)於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外,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1985年)和無國界醫生組織(1954年)等團體以及阿爾伯特·施韋策(1952年)等個人也獲得了該獎項(1999年)。為了譴責健康促和平,國際禁止地雷運動(1997年)透過強調與武器相關的健康風險而取得了成功。

“健康促和平”的概念源於認識到一個人的情緒和身體健康交織在一起,以培養滿足感和幸福感。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並減少情緒和精神壓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包括透過冥想、減壓以及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來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健康是我們建立滿足和快樂生活的基石。

健康的學術追求

健康促和平是一個研究領域的新概念,儘管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教育其民眾瞭解這一概念。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涵蓋了家庭暴力和自殺等微觀和宏觀層面的暴力形式。儘管社群暴力、家庭暴力和自我暴力之間相互關聯,但健康促和平從業人員傳統上決定將干預措施重點放在直接的宏觀層面暴力上。

然而,挪威、加拿大、荷蘭和英國的學者在其研究中考慮了衛生部門行動在增強人類安全和改善結構性(包括貧困、飢餓和文盲)和生態暴力方面的潛力。健康促和平側重於干預措施,而不是研究因果關係;雖然其專案通常處於微觀層面(個人或人際關係),但其目標是減少宏觀層面的暴力。

概念

“健康促和平”的概念基於這樣一種前提,即人們的身心健康對於維持社會和諧至關重要。這一理念源於一種信念,即健康的民眾才能創造更幸福、更安全的社會,並且只有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個人才能充分發揮其潛能。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投資醫療保健是正確的做法,它也為構建一個更和平的世界奠定了基礎。當人們能夠獲得高質量的醫療保健並解決其與健康相關的擔憂時,他們參與其社群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能力就會得到改善。這有助於減輕貧困,促進經濟發展,並創造更和平的政治環境。

貧困、不平等和社會不公正是一些導致衝突的核心原因,而健康工作可以幫助緩解這些問題。確保所有人,特別是婦女和女孩,都能獲得優質的教育和醫療保健,這些都將增加和平與穩定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處理全球性健康問題(如流行病)需要全球合作與協調。這種合作有助於在國家之間建立聯絡並加強紐帶,最終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和平的全球社群。

醫療保健促進和平

然而,作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我們能否真正為減少暴力的影響和創造和平的環境做出貢獻?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似乎同意這一點。1901年,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了瑞士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杜南是一位瑞士商人,他不僅因建立醫療援助組織而獲獎,還因制定了第一部日內瓦公約而獲獎,該公約規範了戰爭規則和戰鬥人員的待遇。此後,國際紅十字委員會(ICRC)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17年、1944年和1963年。

阿爾伯特·施韋策(1952年)等個人因其在加彭蘭巴雷尼醫院的工作而獲獎,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1985年)和無國界醫生組織(1991年)等組織也獲得了該獎項(1999年)。

國際禁止地雷運動(1997年)以醫療資訊取得了成功——譴責一種武器系統,因為它對平民非戰鬥人員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儘管如此,和平研究界中的許多人並不知道衛生部門在維和與建設和平方面發揮的作用。約瑟夫·蒙特維爾和路易絲·戴蒙德甚至沒有將健康視為有助於促進和平環境的部門,將其納入他們的多軌外交模式。考察一下衛生行業為促進和平所做的一些努力。

反對戰爭和制裁的醫療理由

西方世界的一些醫療團體反對本世紀的兩次主要戰爭,這兩次戰爭均由美國發起。例如,在911事件發生後不久,許多活動人士認為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可能是“正確”或合法的,但愚蠢且不是最終選擇。在第一次健康促和平會議上,代表們要求在美軍入侵後立即停止軍事行動。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在紐約市衛生部門官員的支援下,同樣反對對世界貿易中心的襲擊事件採取軍事行動。四年過去了,戰爭仍在繼續: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無法在沒有美國軍隊護送的情況下離開喀布林,原教旨主義者和軍閥經常統治該國的其他地區,婦女的權利比在塔利班統治時期幾乎沒有增加,鴉片貿易已經恢復,集束炸彈繼續使兒童致殘。

結論

正如我們所見,“健康促和平”是一個強有力的概念,它承認良好的健康對於支援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對健康的投資導致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的社會,在那裡人們可以過上最好的生活並在其社群中蓬勃發展。這是一個值得稱讚的目標,如果要成為現實,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組織和政府的支援。

更新於: 2023年3月13日

130 次瀏覽

啟動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