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地球表面為什麼會產生震動?
地震是地球由於能量在突然斷裂過程中釋放而產生的震動。
地球由四個基本層組成
1. 固體地殼。
2. 熱的、近乎固體的地幔。
3. 液體的外核。
4. 固體的核心。
固體地殼(地球上最外層的岩石層)和地幔頂部堅硬的層共同構成了地球的固體外層區域,稱為岩石圈。岩石圈不是一塊連續的岩石或陸地,而是由許多不同的岩石板塊組成,稱為構造板塊。這些構造板塊在地球地殼正下方的熔融岩石上漂浮,並不斷移動。
這種不停的運動會導致地球地殼產生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就會導致形成斷裂,稱為斷層。由於構造板塊持續移動,當這些板塊突然與斷層線發生碰撞時,會產生強烈的震動,這通常被稱為地震。
地震開始的地方稱為震中,震中附近通常會感受到最劇烈的震動。然而,這些震動非常強烈,可以在距離震中數百甚至數千英里的地方感受到和探測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