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中的客觀性和反思性


客觀性和反思性

客觀性指的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採取的公正、中立的視角**。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力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個人偏見和主觀觀點,以獲得儘可能準確和中立的結果。客觀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有助於**消除個人偏見的影響,並對收集到的資料提供清晰的理解**。

另一方面,反思性指的是**反思研究人員自身經驗、偏見和假設可能對其研究造成的影響的過程**。它**涉及到意識到研究人員自身的經驗、信仰和態度是如何塑造研究過程的**,從研究問題的選擇到結果的解釋。反思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很重要,因為它允許研究人員**考慮他們自己的偏見和觀點,從而對資料進行更準確和有效的解釋**。

韋伯關於客觀性

馬克斯·韋伯是一位德國社會學家,他相信社會科學研究中客觀性的重要性。他認為,**研究人員的價值觀和信仰應該與其研究分開,並且研究的結果應該是不偏不倚的**。他關注**理想型別**——我們想象中認為可信的關係,因此它們是**“客觀上可能的”**,因此從邏輯學的角度來看是**足夠的**。

給定的現實根據主觀類別進行系統排序,這是**經驗知識具有客觀有效性的唯一途徑**。這些類別是主觀的,因為它們呈現了我們的預設,並且基於這樣的觀點:經驗知識是我們從中獲得的**唯一真理來源**,這使得社會科學本質上是客觀的。

涂爾幹關於客觀性

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幹也相信社會科學研究中客觀性的重要性。他認為,**為了理解社會現實並發展準確的理論,客觀性是必不可少的。根據涂爾幹的說法,社會事實是客觀的,並且存在於個體之外**。它們是諸如法律、習俗和制度之類的,這些塑造了社會行為並且獨立於任何一個個體而存在。這些**社會事實不是由個人創造的,而是集體行動和態度的產物**。為了研究社會事實,涂爾幹認為社會學家必須以客觀的態度對待它們,這意味著社會學家必須拋開他們的個人偏見和觀點,並按照社會事實在世界中客觀存在的方式來研究它們。

古德納和反思性

阿爾文·古德納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他認為**反思性對於考慮研究人員自身的經驗、偏見和假設,從而對資料進行更準確和有效的解釋至關重要**。反思性是**社會探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知識進步的關鍵**,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身觀點的侷限性**,並**識別分析中的潛在盲點**。

他還強調了反思性在社會權力動態中的重要性,並認為**擁有更大權力的個人和群體往往不太可能進行反思**,因為他們的利益和信仰更有可能得到主流文化規範和結構的支援,而**擁有較少權力的個人和群體更有可能進行反思**,因為他們往往更瞭解自身觀點的侷限性,並且更開放地接受不同的觀點。因此,它是社會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尋求**進行批判性探究和促進社會變革**的重要工具,並且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包容性和公平的社會體系**。

加芬克爾:透過民族方法學的反思性

加芬克爾,一位美國社會學家,發展了民族方法論理論,該理論研究反思性是如何成為**人們意識到自身行為並如何影響他們對世界的理解的一種方式**。透過民族方法論,加芬克爾強調了研究人們如何**理解自身的經驗以及如何解釋他人的行為**的重要性,因此它為社會學家提供了關於人類行為和社會互動的獨特而**有價值的視角**。

布林迪厄:反思性社會學

皮埃爾·布林迪厄是一位法國社會學家,他發展了反思性社會學的概念,這是一種**理解社會行為者如何塑造和被他們所居住的社會結構和系統所塑造的理論框架**。在反思性社會學中,社會行為者並非僅僅是**社會世界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積極參與**透過其行動塑造和再現社會結構**。

此過程還允許個人**理解和駕馭他們所居住的社會結構和系統,並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挑戰和改變這些結構**。布林迪厄強調,反思性社會學是一種批判性方法,旨在**揭露和挑戰社會中存在的權力關係和不平等**。社會行為者必須意識到他們自己的位置以及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習慣(即他們具體化的傾向、態度和習慣)如何影響他們的行動和觀念。

研究中使用的反思性型別

研究中可以使用幾種型別的反思性,包括:

個人反思性

個人反思性是指對研究人員自身信仰、價值觀和興趣以及這些因素可能如何影響研究過程的考察。

結構反思性

結構反思性是指對可能影響研究過程和所生成資料的更大社會和文化結構的考察。

人際反思性

人際反思性是指對研究人員與參與者之間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可能影響研究過程的考察。

方法論反思性

方法論反思性是指對所使用方法以及這些方法如何可能影響研究過程和所生成資料的考察。

理論反思性

這種型別的反思性涉及研究人員批判性地考察為其研究提供資訊的理論、概念和正規化,以及這些理論如何可能影響其研究結果。

認識論反思性

這種型別的反思性涉及研究人員反思其自身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認識論假設和偏見。

結論

總之,客觀性和反思性是社會科學中兩個重要的、緊密相關的概念。客觀性指的是**研究中理想的公正性和超然性**,而反思性指的是**對研究人員自身作用及其對研究過程和所生成資料的影響的認識和批判性考察**。近年來,反思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現在它被認為是研究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透過考察自身在研究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研究人員能夠確保他們的研究保持公正,不受偏見的影響。

常見問題

Q1. 為什麼客觀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很重要?

A1. 客觀性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很重要,因為它確保產生的研究是公正的、無偏見的,並且基於嚴格和系統的方法。客觀性有助於確保研究結果不受研究人員的個人觀點、信仰或經驗的影響。

Q2. 社會科學研究中客觀性和反思性有什麼區別?

A2. 客觀性指的是研究中缺乏偏見和個人觀點,而反思性指的是研究人員對其自身偏見、價值觀和信仰的自覺和批判性反思。客觀性關注的是確保研究結果不受個人偏見的影響,而反思性關注的是自我反思和批判性考察研究人員自身偏見和經驗的過程。

Q3. 客觀性和反思性是相互排斥的嗎?

A3. 不是,客觀性和反思性並不相互排斥。事實上,它們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是相輔相成的。客觀性有助於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反思性允許研究人員反思他們自己的偏見和觀點,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塑造他們的工作。

更新於:2023年2月27日

瀏覽量:7000+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