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和固定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介紹
匯率是指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相比的價值。這意味著匯率顯示需要多少本幣才能購買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貨幣。通常,本幣的比較是用美元進行的。匯率制度有兩種——固定和浮動。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或中央銀行會干預以保持貨幣價值的穩定。另一方面,在浮動匯率制度下,貨幣的供求關係決定了貨幣的價值。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

浮動匯率制度的優點
貨幣的低估和高估會自動調整
在浮動匯率的情況下,政府或中央銀行不必保持貨幣價值的穩定。因此,價值是由國際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係調整的。
當國際收支 (BoP) 逆差導致貨幣高估時,其價值會自動下降。這將使出口更便宜,進口更昂貴。因此,出口增加和進口減少將自動調整國際收支,使貨幣價值自動保持在穩定水平。低估的情況則相反。
促進多邊貿易
浮動匯率制度有利於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由於浮動匯率下的進出口不受政府幹預的影響,它使國際參與者更容易進入自由運作的市場。因此,實行浮動匯率機制的國家會看到多邊貿易的增長。
貨幣價值無大幅波動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貨幣的價值不必波動太大。由於貨幣的價值往往會因經濟狀況而波動,該制度避免了高估和低估的情況,只有當貨幣的供求關係發生較大變化時才會出現。
有利於個人自由
浮動匯率制度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允許個人比固定匯率制度更自由地在國際市場上開展活動。匯率控制權掌握在公眾手中,允許個人享有更多自由,因為政府通常不會干預經濟活動。
政府擺脫國際收支的束縛
浮動匯率制度使政府擺脫了國際收支問題的束縛。由於匯率取決於貨幣的供求關係,政府不必考慮其維持國際收支的政策。因此,政府可以專注於更重要的職責,例如通貨膨脹、失業和其他經濟方面。
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點
經濟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匯率制度過於頻繁的變化會導致貨幣價值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這可能會對兩國之間的資本流動和對外貿易產生負面影響。
對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貿易商往往不確定其本幣在國際市場的準確價值,而國際市場的匯率會隨時間波動。這可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負面影響。
通貨膨脹傾向
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受到影響並出現逆差時,浮動匯率制度可能是通貨膨脹的原因。由於缺乏另一種貨幣,政府可能需要借入某種貨幣來管理國際收支,這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
固定匯率制度的優點
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制度最大的優點是,在這種制度下,貨幣的價值穩定。匯率的穩定性使進出口商都能在沒有任何混淆的情況下對商品進行定價,這可能對經濟增長有利。
促進資本流動
固定匯率制度促進了資本品的流動。由於匯率沒有不確定性,因此在固定匯率制度下避免了由於貨幣貶值而造成的損失。這有助於外國資本投資的增長。
防止大規模資本外流
浮動或靈活的匯率制度可能導致大規模資本外流,這可能會損害經濟。過大的資本外流可能會造成國際收支不穩定,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是不健康的。由於固定匯率制度不涉及任何波動,因此資本外流保持固定和預設。這有助於經濟體減輕這種情況。
阻止外匯市場投機
當貨幣價值固定時,國際市場上不會出現對其價值的投機行為。在外匯市場上,交易者試圖利用靈活外匯匯率市場中的波動來獲利,但在固定匯率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反通貨膨脹措施
固定匯率國家的政府需要立即採取措施控制通貨膨脹,因為固定貨幣價值在通貨膨脹期間可能會貶值。因此,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發生頻率較低。另一方面,如果匯率制度是靈活的,則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的可能性更大,因為貨幣的價值不受中央銀行或政府的監管。
固定匯率制度的缺點
外匯資產和黃金的損失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比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損失更多資產和黃金。這是因為實行靈活制度的國家透過市場力量調整其國際收支,而在固定制度的情況下,必須使用外幣或黃金來保持匯率穩定。
通貨膨脹傾向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可能需要調整其國際收支盈餘,當其外匯儲備超過需要時。這會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不用其他經濟政策進行調整,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
資本外流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的政府必須在該國國際收支出現鉅額盈餘時允許資本外流。這可能會抑制出口,並由於大規模資本外流而導致經濟衰退,而這種情況在浮動匯率制度下通常是可以避免的。
結論
瞭解靈活和固定匯率制度的優缺點有助於經濟學家找到平衡點,使經濟保持穩定和確定性。因此,它們對於經濟增長是不可或缺的。
常見問題
問1. 匯率是什麼意思?
答:匯率是指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相比的價值。
問2. 關於貨幣估值,浮動匯率制度有什麼優勢?
答:在浮動匯率制度下,貨幣的低估和高估會自動調整。
問3. 固定匯率制度是否會促進資本流動?
答:是的。固定匯率制度支援和促進資本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