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解釋


智慧財產權賦予個人對其發明、文學作品等的權利。其創作的權利有一定的期限。保護權在《世界人權宣言》(第27條)中有所規定。

1883年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和1886年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都承認了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負責管理這兩項條約。

智慧財產權的需求解釋如下:

  • 鼓勵創新。
  • 促進經濟增長。
  • 保障創作者的權利。
  • 促進創新。
  • 技術轉讓。

智慧財產權安全

  • 員工需要了解哪些需要保護。因此他們應該知道他們擁有什麼智慧財產權。為了瞭解他們擁有什麼,各個部門之間應該進行適當的溝通。
  • 有時他們會忽視智慧財產權。忽視智慧財產權安全,使用外部或不安全的印表機、掃描器、傳真機,共享檔案,使用個人裝置和第三方系統等。
  • 維護適當的風險評估圖 (MAP) 以確定資訊丟失的情況、哪個部門受損較嚴重以及哪些資產面臨被盜風險,並優先考慮保護措施。
  • 對資產進行標記或貼上公司財產標籤,並僅允許授權人員訪問資料。
  • 智慧財產權應在物理上(紙質檔案室)和數字上(使用密碼、限制訪問等)都受到保護。
  • 提高員工意識和培訓有助於防止洩漏。
  • 使用適當的軟體工具,使用智慧財產權加密也有助於保護智慧財產權。
  • 如果任何未經授權的人員或使用未經授權的方式列印、掃描或攜帶檔案,則應立即由法律和安全部門發揮作用。
  • 密切關注公司內部和外部發生的每一項活動(可能是人員、檔案等)。

型別

智慧財產權的型別如下:

優勢

智慧財產權的優勢如下:

  • 受法律保護。
  • 立即生效。
  • 對正版設計的保護。

劣勢

智慧財產權的劣勢如下:

  • 涉及成本和時間。
  • 不對想法提供保護。

更新於:2021年7月19日

瀏覽量:388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