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指的是從低生活水平向高生活水平的轉變。換句話說,當教育、醫療保健和生活方式標準得到改善時,該國就被認為實現了發展。然而,“發展”一詞也可以指個人發展,即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格並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

發展承諾了什麼——不同人的不同目標

不同的人對發展有著不同的目標。社會中不同群體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發展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不同的目標。對於一些人,例如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格就是發展,而對於商人來說,透過經商獲得繁榮就是發展。這樣,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經濟階層對發展有著不同的目標。

儘管發展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但一個經濟體的整體發展是集體衡量的。因此,對於經濟發展而言,所有可衡量的發展因素都應該得到改善。簡單來說,儘管個人發展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目標,但總體經濟發展是發展因素的集體和累積增長。

收入和其他目標

人們可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但收入是每個人最常見的目標之一。通常,所有的人都希望用他們手中的可用資源來增加他們的收入。收入是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收入更高的國家被認為比收入低的國家發展程度更高。收入也與生活方式直接相關,因此要改善生活方式,收入必須達到一定水平。因此,良好的收入是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然而,收入並不是個人為了發展而尋求實現的唯一目標。非物質的東西,如尊重、心靈平靜和愛,是人們在想要發展時尋求的其他一些東西。人們也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汙染、沒有噪音和沒有敵意的環境中。因此,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也是發展的主要要求。

國家發展

國家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提高其公民生活水平的能力。為了實現整體的國家發展,一個國家必須提供基本需求,例如良好的食物、更好的服裝和良好的住房,以及其他物品,如就業和良好的交通、衛生以及無汙染和平靜的環境。

國家發展還指從整體上講,持續的經濟增長和所有經濟方面的持續發展。為了實現國家發展,人們的收入也應該增加。如果沒有良好的收入,一個國家就無法實現整體的國家發展。良好的識字率、足夠的醫療保健獲取途徑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也是良好國家發展的基本要求。

國家發展的組成部分包括:

  • 農村發展或農村地區發展的水平。
  • 增加農產品或提高農業產出水平。
  • 擴充套件經濟知識。
  • 管理國家城市地區的經濟增長。
  • 減少貧困。

國家發展通常以國民人均收入、識字率提高、醫療保健改善以及上述國家發展組成部分的整體改善來體現。

如何比較不同國家的發展?

為了比較不同國家的發展,使用了許多社會、政治和經濟指標。其中一些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 (GDP)、人均收入、人類發展指數等。

國內生產總值 (GDP) - 它是指在一個給定的財政年度內在一個國家的邊界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數量。它考慮了國家生產的總產量。

人均收入 - 它是指一個國家中每個人的平均收入。它被用來比較來自不同國家個人的可比收入。印度屬於中等偏低收入國家,因為截至 2017 年,印度的人均收入為每年 1820 美元。

人類發展指數 (HDI) - 人類發展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釋出。

人類發展報告根據以下方面比較了不同國家的地位:

  • 居民的教育水平
  • 人均收入
  • 健康狀況

關注除收入以外的其他標準 - 一個國家或一個國家內部某個州的人均收入並不是發展唯一的標準。因為一個人的收入可能無法負擔他過上美好生活所需的所有商品和服務。

為了比較國家和州,我們還必須考慮其他變數,如嬰兒死亡率、識字率、性別比例、孕產婦死亡率、預期壽命等。

例如,如果我們只考慮人均收入來衡量發展,那麼在比較印度的旁遮普邦、喀拉拉邦和比哈爾邦時,我們看到旁遮普邦應該是其中發展最快的邦。

人均收入(盧比)
旁遮普邦 26,000
喀拉拉邦 22,800
比哈爾邦 5,700

但如果考慮其他變數,發展最快的邦是喀拉拉邦。

每千人嬰兒死亡率(2003 年) 識字率(%)2001 年 1 至 5 年級入學率(1995-96 年)
旁遮普邦 49 70 81
喀拉拉邦 11 91 91
比哈爾邦 60 47 41

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被認為是發展的重要方面。最常見的公共設施包括以下內容:

  • 基礎教育 - 政府提供學校和相關設施,如操場、學校傢俱等。
  • 基本醫療保健設施 - 政府提供基本醫療保健設施,如醫院和疫苗接種計劃,以維持良好的生活質量。
  • 治安/安全設施 - 政府管理派出所和警察局,以維護公眾安全,保護公民的安全。
  • 公共分配系統 - 政府開設目標公共分配系統 (TPDS) 商店或配給商店,以提供基本食品,如稻米、小麥、豆類等,這些食品以補貼價格分發給貧困人口。

這些設施的運作取決於公眾的合作和社群意識。

可持續發展

著名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的發展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在經濟學中,可持續發展是指一種經濟過程,在這種過程中,我們自然資源儲量(例如,森林)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生物地球化學迴圈(如氣候)的完整性得到維持並完整地傳遞給後代。

換句話說,根據財務會計,世界“自然資本”沒有貶值。

結論

發展,特別是國家發展,是經濟學中的一個流行詞,因為它是一個國家整個經濟應用過程的核心思想。經濟學和所有其他研究領域的目的是將發展置於進步的最前沿,因此,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學家至關重要的概念。

人力資源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反映了一個經濟體中人們的個人發展。顯而易見,發展是一個包含進步和增強社會基本需求的過程,這使得它成為個人和國家都非常重要的概念。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這一概念都將成為經濟學核心,因為如果需要一個進步的經濟體,就必須在這方面做出改進。

常見問題

Q1. 收入是發展唯一的標準嗎?

答:儘管收入非常重要,但它並不是發展唯一的標準。其他因素,如死亡率、基礎教育、醫療保健等,也必須用於比較發展。

Q2. 誰負責提供公共服務?

答:政府負責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務。

Q3. 除了 GDP 之外,還有哪些因素用於比較發展?

答:人類發展指數 (HDI) 也用於比較一個國家的發展。

更新於: 2022-10-13

375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