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9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19年9月時事 - 國防
1 -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成功試射快速反應地空導彈

印度從昌迪普爾綜合試驗場(ITR)成功地對空中目標試射了一枚先進的全天候、全地形快速反應地空導彈(QRSAM)。這枚最先進的導彈是由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為印度陸軍研發的。
該系統配備了國產相控陣雷達、慣性導航系統、資料鏈路和射頻尋的器。該系統正在為印度陸軍開發,具有邊搜尋邊跟蹤能力,反應時間非常短。
2 - 印度-斯里蘭卡海上艦隊演習 - SLINEX 2019

年度聯合印-斯里蘭卡海上艦隊演習 - SLINEX 2019 在維沙卡帕特南舉行。演習於9月7日至9月14日舉行。斯里蘭卡海軍的海上巡邏艦SLNS Sindurala和Suranimala參加了此次演習。
演習包括廣泛的海軍演習,包括直升機行動。海軍艦隊司令官在內的323名斯里蘭卡海軍人員參加了此次演習。它將使兩國海軍能夠排練和提高自身能力,並增強在印度洋地區維護海上安全所需的作戰效能。
3 - 印度-美國聯合軍事演習“友誼演習” - 2019

印度和美國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友誼演習”2019年在華盛頓州的劉易斯-麥克喬德聯合基地舉行。該演習是印度和美國之間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訓練和國防合作專案之一。這是在兩國輪流舉辦的第15屆聯合演習。
印度方面由“阿薩姆團”代表。雙方共同訓練、計劃和執行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戰術演練,以應對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可能遇到的潛在威脅。
4 - 第28屆印度-泰國協調巡邏(印泰CORPAT)在曼谷舉行

印度海軍(IN)和泰國皇家海軍(RTN)之間的第28屆印度-泰國協調巡邏(印泰CORPAT)在泰國曼谷舉行。印度海軍(IN)“凱薩里”號和泰國皇家海軍“克拉布里”號以及兩國海軍的海洋巡邏機參加了CORPAT。
第28輪印泰CORPAT旨在進一步加強印度和泰國之間牢固的雙邊關係和海上合作。印泰CORPAT的目標是確保有效實施《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5 - 印度空軍為陣風戰機重建第17中隊“金箭”

印度空軍(IAF)重建了位於安巴拉空軍基地的第17中隊“金箭”,該中隊將在不久的將來運營第一支陣風戰鬥機中隊。重建儀式由印度空軍參謀長B.S.達諾亞上將主持。
該中隊於1951年10月1日在安巴拉成立,由飛行中尉D L Springett指揮,當時裝備的是哈佛二型B飛機。在當時的聯隊長B.S.達諾亞的指揮下,“金箭”積極參加了1999年的“安全之海”行動。
6 - 印度-泰國聯合軍事演習“友誼” - 2019

印度和泰國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友誼”2019年在梅加拉亞邦烏姆羅伊的外國訓練節點舉行。印度和泰國皇家陸軍(RTA)分別有50名士兵參加了此次演習,目的是分享各自國家在各種反恐行動中獲得的經驗。
“友誼”演習是自2006年以來在泰國和印度輪流舉行的年度訓練活動。“友誼”演習對兩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7 - 印度開始向100多個國家出口防彈背心

印度已開始根據自身標準向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出口防彈背心。印度是繼美國、英國和德國之後第四個擁有自身防彈背心國家標準的國家,該標準提供360度防護。
印度標準局制定了優於國際標準的防彈背心標準,這些標準是在“印度製造”運動下制定的。印度最輕的防彈背心“巴巴·卡瓦奇”重9.2公斤,在2019年國際警察博覽會上推出。
8 - “坎德里”號潛艇將交付印度海軍

印度第二艘“鮋魚”級攻擊潛艇“坎德里”號將於9月28日在孟買由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交付海軍。第一艘“鮋魚”級潛艇“卡爾瓦里”號於2017年12月交付印度海軍。第三艘“鮋魚”級潛艇“卡蘭吉”號將於2020年1月加入印度海軍艦隊。
孟買的馬紮貢船塢造船有限公司建造了其柴電潛艇。根據75號專案,印度承諾以30億美元的合同價格在馬紮貢船塢造船有限公司建造6艘“鮋魚”級潛艇,該合同由法國公司海軍集團(原DCNS)與馬紮貢船塢造船有限公司簽署。
9 -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向印度空軍交付第二架“奈特拉”(AEWC)飛機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向印度空軍交付了第二架機載預警機“奈特拉”。“奈特拉”機載預警與控制飛機在巴拉科特空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為對巴基斯坦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巴拉科特的恐怖分子發射點進行轟炸的5架幻影戰鬥機提供了監視和雷達覆蓋。
“奈特拉”可用於監視、跟蹤、識別和分類空中和海面目標,也可用於探測來襲彈道導彈威脅。
10 - “塔爾卡什”號訪問奈米比亞沃爾維斯灣

作為印度海軍對非洲、歐洲和俄羅斯海外部署的延續,印度海軍“塔爾卡什”號訪問奈米比亞沃爾維斯灣,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 “塔爾卡什”號訪問沃爾維斯灣,展示了印度與奈米比亞的友好關係,以及印度增強作戰範圍、海上安全及其與友好國家團結的承諾。
“塔爾卡什”號是印度海軍西部艦隊的一部分,隸屬於位於孟買的西部海軍司令部作戰指揮。
11 - 交付戰爭遊戲軟體給印度海軍

德里系統研究與分析研究所(ISSA),一個主要的DRDO實驗室,與維沙卡帕特南海上作戰中心合作,設計並開發了新一代戰爭遊戲軟體,以滿足印度海軍當前作戰和戰術級別的戰爭遊戲需求。國防研究與發展部秘書兼DRDO主席G Satheesh Reddy博士在ISSA向海軍副參謀長G Ashok Kumar海軍中將移交了戰爭遊戲軟體。
主要重點是使海上作戰中心(MWC)能夠使用最新的技術和計算工具進行訓練。
12 - 國防採辦委員會批准200億盧比的資本採購

國防採辦委員會(DAC)批准了軍種約200億盧比的資本採購。國防採辦委員會批准了由印度工業自主開發和生產用於T-72/T-90坦克的125毫米穿甲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彈藥,這將大大增強敵方裝甲穿透能力。
國防採辦委員會還批准採購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開發和工業製造的機械佈雷器(自行式),以提高印度陸軍的自動佈雷能力。
13 - 成功執行海軍“光輝”戰機首次攔阻著陸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航空發展局在果阿的岸基試驗設施成功執行了輕型戰鬥機(LCA)“光輝”(海軍型)的首次攔阻著陸。這將使“光輝”海軍型最終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降。憑藉此,印度成為少數幾個能夠設計能夠在航空母艦上著陸的噴氣機的國家之一。
這將為該國產平臺在印度航空母艦“維克拉瑪蒂亞”號上進行航空母艦著陸演示鋪平道路。
14 -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與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與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簽署諒解備忘錄(MoU),開發以人為中心的系統,用於載人航天任務,以展示其載人航天飛行能力。
DRDO向ISRO提供的一些關鍵技術包括太空食品、太空人員健康監測和應急生存工具包、輻射測量和防護、機組艙安全回收降落傘等。ISRO的目標是在2022年印度獨立75週年之前展示載人航天飛行能力。
15 - 從蘇-30MKI成功試射空空導彈“阿斯特拉”

國產超視距空空導彈“阿斯特拉”已在奧里薩邦海岸成功試射。作為使用者試驗的一部分,該導彈從蘇-30MKI發射。
“阿斯特拉”導彈射程超過70公里,飛行速度超過5555公里/小時(4.5馬赫)。該導彈配備了15公斤高爆預碎裂彈頭。印度空軍還在著手將“阿斯特拉”整合到其達索幻影2000、米高揚-格列維奇米格-29戰鬥機以及國產“光輝”輕型戰鬥機中。
16 - 新加坡、印度和泰國三國海上聯合演習SITMEX舉行

2019年9月16日,名為SITMEX的新加坡、印度和泰國三國首次聯合軍演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首府布萊爾港舉行,為期5天。此次軍演旨在加強三國之間的海上關係,並提高安全保障。
軍演分為兩個階段。
布萊爾港岸上階段,包括專業交流和體育比賽等活動。
安達曼海海上階段,包括水面和空中作戰,包括炮術、部隊防護措施和通訊演練。
17 - 陸軍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將軍接任參謀長委員會主席

陸軍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將軍從卸任的空軍參謀長比倫德拉·辛格·達諾亞空軍上將手中接過參謀長委員會(COSC)指揮棒。拉瓦特將軍自2017年1月起擔任COSC成員。在他擔任COSC期間,委員會審議了從作戰、訓練到行政管理等一系列多元化議題。
作為下一任COSC主席,拉瓦特將軍致力於將國防參謀長(CDS)的任命付諸實施,加強三軍一體化,並同步現代作戰能力。
18 -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查謨中央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

國防部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和查謨中央大學(CUJ)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在該大學建立卡拉姆科學技術中心(KCST)。
該諒解備忘錄的主要目標是在確定的研究領域(即計算系統安全和感測器)開展和促進多學科定向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技術開發。該中心將配備最先進的設施和裝置,從而增加這些領域的研究學者。
19 - 首次印-新-泰三國聯合軍演海上階段開始

印度海軍、新加坡共和國海軍(RSN)和泰國皇家海軍(RTN)之間首次SITMEX-19(新加坡印度泰國海上演習)的海上階段在安達曼海開始。
印度海軍“蘭維爾”號導彈驅逐艦、“科拉”號導彈護衛艦、“蘇梅達”號近海巡邏艦以及遠端海上偵察機P8I與新加坡“堅韌”號可畏級導彈隱形護衛艦和泰國“甲米”號導彈護衛艦聯合演習,以增強參與海軍之間的海上互操作性。參與艦艇之間還進行了海上騎兵的交換,以提供最佳實踐的經驗分享。
20 - 印度陸軍在拉達克東部進行“昌唐”演習

印度陸軍在拉達克東部進行了大規模的罕見演習“昌唐”,包括坦克、火炮和直升機在內的所有兵種和勤務部隊都參與其中,以測試和提高其作戰能力。該演習在實際控制線附近海拔12,000多英尺的地方進行。
這項史無前例的演習包括使用步兵、機械化部隊、T-72坦克以及火炮和無人機等倍增器。陸軍將於2019年10月在阿魯納恰爾邦進行另一場大型演習“喜馬拉雅勝利”。
21 - 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交付印度海岸警衛隊“伐羅哈”號艦

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欽奈港舉行的特別儀式上交付了印度海岸警衛隊“伐羅哈”號艦。該艦是海岸警衛隊7艘近海巡邏艦系列中的第四艘。它可以達到26節的最大速度,航程為5000海里。
98米長的近海巡邏艦“伐羅哈”號由印度本土設計和建造。它配備了30毫米炮,並擁有整合橋系統、平臺管理系統、自動化電源管理系統和高功率外部消防系統。
22 - 馬拉巴爾2019演習

第23屆涉及美國、日本和印度的三國海軍演習於9月26日在日本海岸附近開始。印度海軍由“薩亞德里”號隱形護衛艦、“基爾坦”號反潛護衛艦和一架波音P-8I海神飛機代表。
馬拉巴爾演習的目的是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印太地區加強三國海軍之間的軍事聯絡和互操作性。
23 - 印度-美國三軍“虎之勝利”演習將於11月舉行

印度和美國將於2019年11月在維沙卡帕特南和卡基納達舉行首次三軍聯合演習,名為“虎之勝利”。
印度-美國三軍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HADR)演習的最終計劃會議(FPC)於9月20日在東部海軍司令部總部結束。這是美國和印度首次舉行三軍聯合軍事演習。印度此前曾與俄羅斯進行過此類三軍聯合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