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時事 - 科技



1 - 中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兩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

BeiDou-3

中國正在建設自己的導航系統以與美國的GPS競爭,它透過一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兩顆北斗三號衛星送入太空。這兩顆衛星從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這兩顆新發射的衛星代表了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第三階段。該系統將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提供服務,並在2020年前建成一個完整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屆時中國計劃擁有30多顆衛星。

2 - 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的螺旋星系

Scientists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斯威本科技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110億年前的螺旋星系。據信它提供了有關早期宇宙的詳細資訊。

據科學家稱,他們使用了強大的技術來驗證該星系的年代和螺旋特性。

最古老的螺旋星系將有助於研究星系的轉變、哈勃序列的出現等。這個新發現的星系形成恆星的速度是現在星系的20倍。

3 - AstroSat的CZT成像儀測量了首個相位分辨X射線偏振

CZT Imager

印度的多波段空間望遠鏡AstroSat成功完成了測量X射線偏振的極其困難的任務。在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記錄了他們對金牛座蟹狀脈衝星十八個月的研究結果,並測量了這個高度磁化的天體每秒旋轉30次時偏振的變化。

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測量結果對現有的脈衝星高能X射線發射理論提出了強烈的挑戰。

4 - 摩洛哥發射了地球觀測衛星穆罕默德六世-A號

Morocco

穆罕默德六世-A號,一顆地球觀測衛星,由摩洛哥從法屬蓋亞那太空中心發射。重1110公斤的穆罕默德六世-A號衛星將用於測繪和土地勘測活動、區域改造、農業監測、自然災害管理、環境擾動監測以及邊境和海岸線追蹤。

穆罕默德六世-A號是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第150顆由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發射的衛星。這顆衛星還將有助於土地管理、貧民窟改造和透明度維護等。

5 - 美國宇航局報告南極洲上空出現有史以來最小的臭氧空洞

Ozone hole over Antarctica

美國宇航局報告說,臭氧空洞面積曾達到美國面積的2.5倍——760萬平方英里,之後有所減小。

2017年較小的臭氧空洞主要受南極渦旋不穩定和較溫暖的影響——南極洲上空大氣中順時針旋轉的平流層低壓系統。2016年和2017年臭氧空洞範圍較小是由於自然變異,而不是快速癒合的訊號。

6 - 太空王國阿斯加迪亞將它的第一顆衛星“阿斯加迪亞-1號”送入太空

Asgardia-1

虛擬國家“太空王國阿斯加迪亞”發射了“阿斯加迪亞-1號”衛星。它是俄羅斯科學家伊戈爾·阿舒爾貝利及其團隊的一個專案的一部分。“阿斯加迪亞-1號”衛星搭乘軌道ATK安塔瑞斯火箭上的天鵝座宇宙飛船,從美國宇航局的沃洛普斯飛行設施發射升空。“阿斯加迪亞-1號”衛星的大小像一條麵包。

阿斯加迪亞是一個虛擬國家,擁有自己的國旗和紋章。阿斯加迪亞國家是一個專案,在這個專案下,這個新國家允許不受現有國家控制地進入外層空間。

7 - 印度空間計劃國際研討會開幕

Indian space program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舉辦了題為“印度空間計劃:行業趨勢與機遇”的國際研討會。此次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探討最佳實踐,並支援印度空間部門的進一步工作。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包括以下專題:空間產業生態系統:行業的作用和機遇;利用公私合作伙伴關係發展印度空間計劃;能力建設和人才管理;以及關於印度空間計劃中產業作用的小組討論。此次會議有助於深入瞭解印度空間部門的關鍵重點領域。

8 - 美國宇航局發射先進衛星以改進天氣預報

Weather Forecast

美國宇航局已成功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射了四顆高度先進的極地軌道衛星中的第一顆,該衛星配備了下一代技術,旨在提高美國未來七天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聯合極地衛星系統-1號擁有五種儀器,每種儀器都比NOAA之前的極地軌道衛星上的儀器有了顯著改進。JPSS更詳細的觀測結果將使預報員能夠做出更準確的預測。JPSS-1的資料還將改善對影響天氣的氣候模式的認識。

9 - 美國宇航局測試了“火星2020”任務的超音速降落傘

Supersonic Parachute

美國宇航局成功測試了一種超音速著陸傘,該傘將在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任務中使用。

該任務將依靠一個特殊的降落傘,在宇宙飛船以每秒超過5.4公里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時減速。

“火星2020”任務將透過調查現場證據並快取火星岩石的鑽探樣本以備將來送回地球,來尋找古代火星生命的跡象。

10 - 世界上第一個AI政治家誕生

AI Politician

科學家們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名為SAM的人工智慧政治家。它由紐西蘭的尼克·格里特森建立。它可以回答人們關於當地問題的問題,例如住房、教育和移民方面的政策。

格里特森相信,到2020年末,SAM將足夠先進,可以作為紐西蘭下屆大選的候選人。它正在不斷學習透過Facebook Messenger以及其主頁上的調查來回應人們。

11 - 中國發射遙感衛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中國已成功地用一枚長征二號丙火箭從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旨在進行電磁探測和其他實驗的遙感衛星。

這些衛星將進行電磁探測和其他實驗。此次發射是長征火箭家族的第256次任務。中國此前還發射了三顆遙感衛星,旨在提高觀測能力,以促進遙感產業的商業應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