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時事 - 環境



1 - 科學家發現了新的有毒兩棲動物物種

Species of Venomous Amphibians

巴西和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環帶蚓螈(Siphonops annulatus) 的新型兩棲動物。這種環狀蚓螈具有毒腺。它們是不長四肢的兩棲動物,生活在非洲、亞洲和美洲的熱帶氣候地區。

環帶蚓螈生活在水體或自己挖掘的洞穴中。它們幾乎失明,因此依靠面部觸鬚和粘液來導航。它們可以產生兩種分泌物:尾部的毒液和頭部的粘液。

2 - 印度的2018年虎普查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Tiger Census sets Guinness Book

印度的2018年虎普查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相機拍攝野生動物調查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2018年全印度虎數量評估的第四輪結果估計有2967只老虎,佔全球老虎數量的75%。

2018-19年進行的第四輪調查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調查,無論是在資源還是收集的資料方面。相機陷阱拍攝了34,858,623張野生動物照片(其中76,651張是老虎的照片)。相機陷阱放置在141個不同地點的26,838個位置,有效調查面積為121,337平方公里。

3 - 北阿坎德邦森林部門建成了印度首個地衣公園

First Lichen Park

北阿坎德邦森林部門宣稱在庫馬盎的蒙西亞里地區建成了該國首個地衣公園。該公園佔地1.5英畝,收集了來自整個喜馬拉雅邦的80多種地衣。

地衣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地區汙染水平的最佳生物指示物。北阿坎德邦擁有600多種地衣,其次是喜馬偕爾邦和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分別擁有503種和386種地衣。

4 - 新德里審計長辦公室啟用獨特的城市森林

Unique Urban Forest

聯邦部長普拉卡什·賈瓦德卡爾在新德里印度審計長辦公室啟用了一個“茂密”的城市森林。該森林佔地一英畝,包括59個本土物種的12,000棵樹苗。

該森林是根據宮崎式造林法建立的。它將有助於降低高達14度的溫度,並將溼度提高40%以上。政府最近宣佈實施“納加爾萬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全國範圍內發展200個城市森林。

5 - “金鳥翼蝶”成為印度最大的蝴蝶

Golden Birdwing

一種名為金鳥翼蝶的喜馬拉雅蝴蝶取代“南方鳥翼蝶”,成為印度最大的蝴蝶。“南方鳥翼蝶”88年來一直被稱為最大的蝴蝶。金鳥翼蝶是一種大型且引人注目的蝴蝶,是印度南部的特有物種。

雌性金鳥翼蝶的翼展為194毫米,而雄性金鳥翼蝶較小,翼展為106毫米。金鳥翼蝶是在北阿坎德邦的迪迪哈特被記錄到的,而雄性鳥翼蝶則是在梅加拉亞邦希隆的萬卡爾蝴蝶博物館被發現的。金鳥翼蝶的學名是Troidesaeacus。

6 - 德興帕特凱野生動物保護區將升級為國家公園

National Park

阿薩姆邦首席部長薩巴南達·索諾瓦爾宣佈將德興帕特凱野生動物保護區升級為國家公園。環繞德興帕特凱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德興帕特凱象類保護區位於阿薩姆邦上部的煤炭和石油豐富的地區。德興帕特凱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111.42平方公里。

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保護區,允許一些活動,例如放牧,而國家公園根據1972年《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完全保護。

7 - 阿薩姆邦德馬吉的波巴保護林將升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Poba Reserve Forest

阿薩姆邦首席部長薩巴南達·索諾瓦爾宣佈將波巴保護林升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它位於阿薩姆邦德馬吉區的喬奈分割槽。該保護林(RF)建於1924年,佔地10,221公頃。

波巴是印度東北部植物和動物群落最豐富的雨林之一。波巴保護林是連線阿魯納恰爾邦山麓和迪布魯賽克霍瓦國家公園的重要象廊,途徑擬議中的科布查波里保護林。

8 - 印度發現罕見的黃色烏龜

yellow Turtle

印度東部的一位農民巴蘇德夫·馬哈帕特拉在奧里薩邦巴拉索爾區的蘇詹普爾村發現了一隻黃色的烏龜。研究人員預測它可能是白化病的產物。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皮膚、眼睛和頭髮中色素的產生很少或沒有。

這隻烏龜被稱為“印度襟翼龜”。這種烏龜通常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等地發現,以青蛙、蝸牛甚至一些水生植物為食。

9 - 科學家在印度洋東部發現了巨型海蟑螂

Giant Sea Cockroaches

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在印度洋底部發現了一種14條腿的巨型“海蟑螂”。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彼得·吳在進行海洋調查時發現的。

研究人員將這種巨大的蟑螂歸類為一個新的物種,命名為“Bathynomus raksasa”。

這種巨型深海等足類動物的大小為20英寸,是科學界已知的第二大等足類動物。它以食腐動物為生,以死亡海洋動物的殘骸為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