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4月時事
- 時事 - 首頁
2018年4月時事 - 經濟
1 - 2017-2018財年臨時直接稅收和所得稅申報數量

根據2017-18財年直接稅收的臨時資料,淨收取額為9.95萬億盧比,比2016-17財年的淨收取額高出17.1%。直接稅的淨收取額佔2017-18財年直接稅預算估計(9.8萬億盧比)的101.5%和修正估計(10.05萬億盧比)的99%。
2017-18財年的毛收取額(在扣除退款之前)增長了13%,達到11.44萬億盧比。2017-18年期間已發放1.49萬億盧比的退款。
2 - GST最終月度收取資料

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間(包括CGST、SGST、IGST和附加稅)的GST收入收取資料(在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支付)如下:
(單位:億盧比) | |
---|---|
八月 | 93,590 |
九月 | 93,029 |
十月 | 95,132 |
十一月 | 85,931 |
十二月 | 83,716 |
一月 | 88,929 |
二月 | 88,047 |
三月 | 89,264 |
總計 | 7,17,638 |
3 - 證監會放鬆天使基金規則以促進創業公司融資

市場監管機構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已決定將天使基金對風險投資企業的投資限額提高一倍至10億盧比,旨在為早期創業公司提供動力。
證監會董事會已批准修訂關於“天使基金”的另類投資基金(AIF)法規。但是,天使投資者的最低投資額將繼續保持在250萬盧比。
4 - 商品跨州運輸電子運單推出

商品跨州運輸電子運單系統於2018-19財年開始生效。從一個州到另一個州運輸價值超過5萬盧比的商品將需要電子運單。
商品及服務稅(GST)的電子運單規定於2月1日首次推出。但是,在系統出現生成許可證故障後,其實施被擱置。該系統由國家資訊中心(NIC)設計和開發。
5 - Ola收購票務應用公司Ridlr

Ola已收購總部位於孟買的Ridlr,這是一家端到端的公共交通票務和通勤應用。此次收購將幫助Ola繼續努力將其移動平臺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整合。
交易規模未披露。總部位於孟買的Ridlr成立於2012年,使使用者能夠在手機上搜索和預訂公共交通選擇。Ridlr將成為擁有Ola品牌的ANI Technologies的全資子公司。Ridlr創始人Brijraj Vaghani將繼續領導運營。
6 - 軟銀簽署9.3億美元協議在印度建立太陽能合資企業

日本的軟銀集團已與中國的金科控股有限公司(GCL)簽署協議,以9.3億美元的投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將致力於光伏技術,該技術用於太陽能電池板。
日本公司將持有合資企業60%的股份,GCL將持有40%的股份。合資企業將擁有4吉瓦的產能,這將分兩個階段實施。該專案的資金將來自軟銀的願景基金。
7 - 印度成為第二大粗鋼生產國

根據印度鋼鐵使用者聯合會(SUFI)的資料,印度已超過日本,成為2018年2月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粗鋼生產國。
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間,印度的粗鋼產量為9311萬噸,與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相比增長了4.4%。印度於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第三大粗鋼生產國。
8 - 印度外貿促進會與PayPal簽署諒解備忘錄,賦能中小型企業

印度外貿促進會與PayPal簽署諒解備忘錄,賦能中小型企業以無縫安全的方式在全球銷售。PayPal將與印度外貿促進會合作,教育中小企業,幫助他們透過PayPal的產品(如開票)及時收款,並向他們介紹來自200多個市場的全球最佳實踐。PayPal是唯一一家與印度外貿促進會合作,計劃開展印度中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參與活動的支付系統。
該諒解備忘錄將幫助印度外貿促進會接觸到農村工業、手工藝人、中小企業和叢集,甚至在偏遠地區,培養他們對出口的認知。
9 - 印度央行決定再次使用GDP模型衡量經濟

印度央行取消了使用增加值(GVA)方法衡量經濟的做法,並切換回國內生產總值(GDP)模型。這是由於全球範圍內接受GDP模型而宣佈的。從1月開始,以2018年為基準年,印度央行已經開始使用基於GDP的模型。
由於GDP模型從消費者的角度或需求角度提供了清晰的畫面,並有助於提供更好的分析以符合國際標準,因此印度儲備銀行切換回GDP模型。GVA模型從製造商的角度或供給方面分析經濟活動的狀況。
10 - 印度外匯儲備達到4243.61億美元

印度的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4243.61億美元。這有助於外匯資產的增加。在此之前,儲備在2月9日達到創紀錄的4219.14億美元。根據印度央行的資料,作為整體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匯資產增長了18.23億美元,達到3991.18億美元。
外匯資產包括儲備中持有的非美元貨幣(如歐元、英鎊和日元)升值或貶值的影響。黃金儲備保持不變,為216.14億美元。
11 - 印度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印度已取代法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8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WEO)資料庫,印度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2.6萬億美元。
排名前五的經濟體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印度2018年的增長預測維持在7.4%——2019年為7.8%。
12 - 印度GDP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5萬億美元

根據經濟事務秘書蘇巴什·錢德拉·加格的說法,印度的GDP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5萬億美元。目前,印度的經濟規模為2.6萬億美元。2007-14年期間,該國的GDP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2萬億美元。
印度在1年內增加了3370億美元的GDP。印度需要以當前價格增長9.7%,並且匯率沒有變化,才能在2025年成為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如果盧比貶值與過去7年一樣多,則需要以不變價格增長15.3%。
13 - TCS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的印度IT公司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成為首家交易日收盤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印度公司。TCS第四季度淨利潤增長了4.5%。
信實工業是唯一一家在2007年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的其他印度公司。市值是公司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的價值,透過將股票總數乘以當前股價計算得出。
14 - 政府在2017-18年期間從GST中收取了741000億盧比

政府在2017-18年期間從商品及服務稅(GST)中收取了741000億盧比。GST於2017年7月1日推出。其中包括119000億盧比的CGST、172000億盧比的SGST、366000億盧比的IGST和超過62000億盧比的附加稅。平均每月收取超過89000億盧比。
2017-18年期間向各邦發放的總補償超過41000億盧比,以確保各邦的收入保持在2015-16年基準年稅收收取額的14%水平。
15 - 印度標準局授予首個印度全國範圍內的液氯許可證

印度標準局(BIS)向古吉拉特邦鹼業與化學有限公司授予了首個印度全國範圍內的液氯許可證。這是首個在印度全國範圍內授予的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該產品為液體形式,儲存在金屬容器中。它通常用作從金屬容器中蒸發液體獲得的氣體。它主要用於造紙、紙漿、紡織漂白、水消毒和化學品製造。
此舉將有助於行業獲得具有BIS認證標誌計劃下標準標誌的優質液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