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算機安全教程
- 計算機安全 - 首頁
- 計算機安全 - 概述
- 計算機安全 - 要素
- 計算機安全 - 術語
- 計算機安全 - 層次
- 計算機安全 - 作業系統安全
- 計算機安全 - 反病毒
- 計算機安全 - 惡意軟體
- 計算機安全 - 加密
- 計算機安全 - 資料備份
- 災難恢復
- 計算機安全 - 網路
- 計算機安全 - 策略
- 計算機安全 - 檢查清單
- 法律合規
- 計算機安全實用資源
- 計算機安全 - 快速指南
- 計算機安全 - 資源
- 計算機安全 - 討論
計算機安全 - 災難恢復
災難恢復通常是一個規劃過程,它會生成一份文件,確保企業能夠解決影響其運營的關鍵事件。這些事件可能是自然災害(地震、洪水等)、網路攻擊或硬體故障(例如伺服器或路由器)。
因此,擁有這樣的文件可以減少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業務流程的停機時間。這份文件通常與業務連續性計劃相結合,對所有流程進行分析,並根據業務重要性對它們進行優先排序。在發生大規模中斷的情況下,它會顯示哪些流程應該首先恢復,以及停機時間應該是什麼。它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應用程式服務的中斷。它幫助我們以有組織的方式恢復資料,並幫助員工清楚地瞭解在災難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制定災難恢復計劃的要求
災難恢復始於對所有資產(如計算機、網路裝置、伺服器等)的清點,建議也按序列號進行登記。我們應該對所有軟體進行清點,並根據業務重要性對其進行優先排序。
下表顯示了一個示例:
系統 | 停機時間 | 災難型別 | 預防措施 | 解決方案策略 | 完全恢復 |
---|---|---|---|---|---|
工資系統 | 8小時 | 伺服器損壞 | 我們每天進行備份 | 在備份伺服器上恢復備份 | 修復主伺服器並恢復最新資料 |
您應該準備一份所有合作伙伴和服務提供商的聯絡方式列表,例如ISP聯絡資訊和資料、您購買的許可證以及購買地點。記錄所有網路資訊,包括IP方案、伺服器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災難恢復的預防步驟
伺服器機房應設定授權級別。例如:任何時候只有IT人員才能進入。
伺服器機房應配備火災報警器、溼度感測器、水浸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
這些措施更側重於預防。您可以參考下圖。

在伺服器層面,應始終使用RAID系統,並且伺服器機房中應始終備有一塊備用硬碟。
您應該做好備份,通常建議進行本地和異地備份,因此伺服器機房中應該配備NAS。
應定期進行備份。
網際網路連線是另一個問題,建議總部應有一條或多條網際網路線路。一條主線路和一條備用線路,以及提供冗餘的裝置。
如果你是企業,你應該有一個災難恢復站點,通常位於主站點所在城市之外。其主要目的是作為備用,以便在任何災難情況下,它都可以複製和備份資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