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資料倉庫


資料倉庫是一個整合的中央資料儲存庫,用於報告和分析。它儲存大量歷史和當前資料,並支援快速查詢以進行分析目的。資料倉庫可用於支援業務決策、提高運營效率和獲得競爭優勢。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從頭開始構建資料倉庫的過程。

瞭解資料倉庫的需求

在開始設計和構建資料倉庫之前,瞭解業務需求以及將儲存在資料倉庫中的資料型別非常重要。這將幫助您選擇合適的技術並設計一個滿足組織需求的架構。

確定資料倉庫需求時,一些關鍵考慮因素包括:

  • 將儲存在資料倉庫中的資料型別(例如,事務性、分析性、歷史性)

  • 資料來源(例如,資料庫、平面檔案、API)

  • 資料量(例如,TB、PB)

  • 資料更新頻率(例如,即時、每日、每週)

  • 將對資料執行的分析型別(例如,臨時查詢、預定義報表、儀表板)

  • 使用者數量及其角色(例如,資料分析師、業務使用者)

設計資料倉庫架構

瞭解資料倉庫的需求後,下一步就是設計架構。架構是資料倉庫的結構,包括表、列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設計資料倉庫架構有幾種方法,包括:

星型架構 - 星型架構由一箇中心事實表和周圍的維度表組成。事實表包含度量或事實,維度表包含度量的屬性或上下文。該架構被稱為星型,因為維度表透過外部索引鍵關係連線到中心事實表,形成星形。

雪花架構 - 雪花架構是星型架構的擴充套件,其中維度表被規範化為多個表。這導致架構更復雜,但可以透過減少儲存在維度表中的資料量來提高查詢效能。

混合架構 - 混合架構是星型和雪花架構的組合,其中一些維度表被規範化,而另一些則沒有。當某些維度高度粒度並需要規範化時,而其他維度粒度較低並且可以反規範化時,這很有用。

以下是銷售資料倉庫的星型架構示例:

  • 事實表:銷售

    • 日期

    • 產品ID

    • 客戶ID

    • 銷售數量

    • 銷售額

  • 維度表

    • 日期 - 日期、月份、年份、季度

    • 產品 - 產品ID、產品名稱、產品類別

    • 客戶 - 客戶ID、客戶姓名、客戶所在地

在此示例中,Sales 事實表包含度量(銷售數量和金額)以及到 Date、Product 和 Customer 維度表的外部索引鍵。維度表包含為事實表中的度量提供上下文的屬性。

將資料提取、轉換和載入 (ETL) 到資料倉庫

設計好架構後,構建資料倉庫的下一步是將資料提取、轉換和載入 (ETL) 到資料倉庫中。ETL 指的是從多個來源提取資料、將資料轉換為適合資料倉庫的格式以及將資料載入到資料倉庫的過程。

ETL 過程通常包含以下步驟:

提取 - ETL 過程的第一步是從各種來源提取資料。這可以使用 SQL 查詢、API 或專門的 ETL 工具來完成。

轉換 - 下一步是將資料轉換為適合資料倉庫的格式。這可能包括清理資料(例如,刪除空值、更正錯誤)、豐富資料(例如,新增派生列)以及將資料轉換為正確的型別和結構。

載入 - 最後一步是將轉換後的資料載入到資料倉庫中。這可以使用批次插入操作或專門的 ETL 工具來完成。

示例

以下是用 Python 和流行的 ETL 庫 Pandas 的 ETL 過程示例:

import pandas as pd # Extract data from a database df = pd.read_sql("SELECT * FROM Sales", conn) # Transform data df['Date'] = pd.to_datetime(df['Date']) df['Month'] = df['Date'].dt.month df['Year'] = df['Date'].dt.year df['Sales Amount'] = df['Sales Quantity'] * df['Unit Price'] # Load data into data warehouse df.to_sql("Sales", conn, if_exists="replace")

在此示例中,我們從名為“Sales”的資料庫表中提取資料,透過新增月份和年份列並計算銷售額來轉換資料,然後將轉換後的資料載入回資料倉庫中的“Sales”表。

透過索引和分割槽實現快速查詢效能

將資料載入到資料倉庫後,重要的是要實現快速查詢效能。這可以透過索引和分割槽來實現。

索引是建立單獨的資料結構的過程,該結構允許更快地訪問表中的資料。可以在表的任意一個或多個列上建立索引,並且通常用於提高篩選這些列上資料的查詢的效能。

分割槽是將大型表劃分為較小塊(稱為分割槽)的過程。每個分割槽可以單獨儲存和管理,這可以透過減少特定查詢需要掃描的資料量來提高查詢效能。

以下是在 SQL 中建立索引和對錶進行分割槽的示例:

CREATE INDEX idx_date ON Sales (Date);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pf_sales (DATE) AS RANGE LEFT FOR VALUES ( '2022-01-01', '2022-06-01', '2022-12-01' ); CREATE PARTITION SCHEME ps_sales AS PARTITION pf_sales ALL TO ([PRIMARY]); ALTER TABLE Sales DROP CONSTRAINT DF_Sales_Date; ALTER TABLE Sales ADD CONSTRAINT DF_Sales_Date DEFAULT (getdate()) FOR Date; ALTER TABLE Sales ADD CONSTRAINT PK_Sales PRIMARY KEY CLUSTERED (SalesID) WITH ( PARTITION_SCHEME = ps_sales );

在此示例中,我們正在“Sales”表的“Date”列上建立索引,並使用分割槽函式和方案按日期對錶進行分割槽。我們還在“SalesID”列上添加了主鍵約束,並指定主鍵應為聚集主鍵並使用分割槽方案。這將提高篩選“Date”列的查詢的效能,並允許按日期有效地查詢和管理表。

維護和發展資料倉庫的最佳實踐

資料倉庫構建和部署後,務必遵循維護和發展資料倉庫的最佳實踐,以確保其繼續滿足組織的需求。

維護資料倉庫的一些最佳實踐包括:

  • 安排定期 ETL 作業以重新整理資料倉庫中的資料。

  • 監控和調整資料倉庫的效能。

  • 定期備份資料倉庫。

  • 實施安全措施以保護資料。

  • 執行資料治理策略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質量。

隨著業務需求和資料來源的變化,可能需要發展資料倉庫以滿足新的需求。發展資料倉庫的一些最佳實踐包括:

  • 向資料倉庫新增新的資料來源或資料型別

  • 重構架構以支援新的分析型別或資料關係

  • 將資料倉庫遷移到新的技術或平臺

  • 向資料倉庫新增新的功能或特性

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討論了從頭開始構建資料倉庫的過程。我們介紹了確定資料倉庫需求、設計架構、將資料提取、轉換和載入到資料倉庫中、透過索引和分割槽實現快速查詢效能以及維護和發展資料倉庫的最佳實踐的關鍵考慮因素。透過遵循這些步驟,您可以構建一個滿足組織需求並支援快速有效資料分析的資料倉庫。

更新於: 2023年1月10日

487 次檢視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