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塊鏈教程
- 區塊鏈 - 首頁
- 區塊鏈基礎
- 區塊鏈 - 簡介
- 區塊鏈的歷史
- 區塊鏈 - 技術
- 區塊鏈與密碼學
- 區塊鏈超越加密貨幣
- 區塊鏈 - 高階概念
- 區塊鏈 - 去中心化
- 區塊鏈 - 去中心化應用(DApp)
- 區塊鏈 - 去中心化金融(DeFi)
- 區塊鏈 - 未來展望
- 區塊鏈中的智慧合約
- 區塊鏈 - 裡卡迪安合約
- 區塊鏈 - 預言機
- 區塊鏈 -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 比特幣
- 比特幣 - 無形的黃金
- 比特幣是如何工作的?
- 比特幣 - 網路
- 比特幣 - 錢包
- 比特幣 - 創新
- 以太坊
- 以太坊替代加密貨幣
- 以太坊生態系統
- 以太坊虛擬機器
- 高階以太坊
- 以太坊錢包
- 以太坊礦工節點
- 其他
- 區塊鏈 - 雙重支付
- 公鑰密碼學
- 區塊鏈 - 雜湊
- 比特幣 - 挖礦
- 區塊鏈 - 區塊鏈
- 區塊鏈 - 工作量證明
- 區塊鏈 - 網路與挖礦
- 區塊鏈 - 對礦工的激勵
- 區塊鏈 - 梅克爾樹
- 區塊鏈 - 支付驗證
- 區塊鏈 - 解決衝突
- 區塊鏈 - 隱私
- 比特幣 - 緩解攻擊
- 區塊鏈 - 結論
- 區塊鏈資源
- 區塊鏈 - 快速指南
- 區塊鏈 - 資源
- 區塊鏈 - 討論
比特幣 - 無形的黃金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先驅,透過引入第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引發了一場革命。雖然它已被證明是安全且有價值的,但比特幣以其不穩定性和高波動性而聞名。
自 2008 年由中本聰創立以來,比特幣已獲得廣泛的普及,目前是全球領先的數字貨幣,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借鑑了密碼學、數字現金和分散式計算的廣泛研究,比特幣的開發植根於數十年的創新。以下部分簡要介紹了比特幣建立中基礎原理的歷史。
比特幣的歷史
比特幣於 2008 年首次在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中推出,該論文由中本聰撰寫。中本聰的真實身份仍然未知,導致人們對其是誰發明了比特幣有很多猜測。
比特幣的基礎植根於數十年的廣泛研究。它融合了各種密碼學和分散式計算技術,例如梅克爾樹、雜湊函式和數字簽名。此外,來自先前作品(如BitGold、b-money、hashcash和加密時間戳)的概念為比特幣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透過巧妙地結合這些來源中的想法,比特幣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
比特幣解決了電子現金和分散式系統中一些長期存在的挑戰,包括以下問題:
- 拜占庭將軍問題
- 雙重支付問題
- 女巫攻擊
比特幣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使其成為去中心化貨幣領域的一項突破性創新。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實體,包括協議、數字貨幣和平臺。它透過點對點網路、協議和軟體的組合來運作,這些軟體能夠生成和使用數字貨幣。在這個點對點網路中,節點利用比特幣協議相互通訊。
比特幣包含以下元件:
- 錢包(客戶端軟體)
- 數字金鑰
- 地址
- 交易
- 礦工
- 比特幣網路
這些術語和領域將在本章的後續部分進行討論。一些更廣泛的概念超出了本教程的內容,使用者可以透過本章瞭解比特幣的基本概念。
比特幣錢包
我們可以使用比特幣錢包參與比特幣價值的現實生活交易。在比特幣錢包中進行交易時,使用者可能會遇到許多術語,解釋如下:
- 維度 - 指交易以位元組為單位的維度。
- 質量 - 這是在實施比特幣隔離見證 (SegWit) 軟分叉版本後為區塊和交易大小提供的更新測量值。
- 接收時間 - 指接收交易的時間。
- 包含在區塊中 - 顯示交易包含在區塊鏈上的區塊號。
- 驗證 - 表示礦工對此交易完成的確認次數。
- 總輸入 - 表示交易中輸入的總數。
- 總輸出 - 表示交易輸出的總數。
- 費用 - 應用的全部費用。
- 每位元組費用 - 此值顯示交易的總費用除以交易中的位元組數;例如,每位元組 10 聰。
- 每質量單位費用 - 對於傳統交易,這是使用位元組總數 * 4 計算的。
對於 SegWit 交易,它是透過將 SegWit 標記、標誌和見證欄位合併為一個質量單位,以及其他欄位的每個位元組作為四個質量單位來計算的。
什麼是加密金鑰?
在比特幣網路上,比特幣的擁有和轉移依賴於私鑰、公鑰和地址。橢圓曲線密碼學 (ECC) 用於在比特幣網路中建立公鑰和私鑰對。
以下是簡要說明:
私鑰
私鑰必須安全儲存,通常僅由所有者保管。它們用於對交易進行數字簽名,證明比特幣的所有權。私鑰本質上是256 位數字,在SECP256K1 ECDSA曲線建議中指定的範圍內隨機選擇。
例如,考慮以下私鑰:
A3ED7EC8A03667180D01FB4251A546C2B9F2FE33507C68B7D9D4E1FA5714195201
轉換為 WIF 格式後,如下所示:
L2iN7umV7kbr6LuCmgM27rBnptGbDVc8g4ZBm6EbgTPQXnj1RCZP
公鑰
公鑰儲存在區塊鏈上,供所有網路參與者檢視。這些公鑰是透過獨特的數學關係從私鑰生成的。
當交易使用私鑰簽名並在比特幣網路上共享時,節點利用公鑰來確認交易確實使用相應的私鑰簽名。此驗證過程確定了比特幣的所有權。比特幣採用基於SECP256K1 標準的 ECC,使用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 (ECDSA) 來保護資金並限制只有合法所有者才能支出。
比特幣中的地址
比特幣地址是透過對私鑰的相應公鑰應用兩步雜湊過程生成的。首先,使用SHA256 演算法,然後使用RIPEMD160 演算法。然後將生成的 160 位雜湊與版本號組合,並使用Base58Check編碼方案進行編碼。
比特幣地址通常由 26-35 個字元組成,並以數字 1 或 3 開頭。典型比特幣地址的示例為:
1ANAguGG8bikEv2fYsTBnRUmx7QUcK58w
目前,地址有兩種型別:P2PKH,以數字 1 開頭;P2SH,以數字 3 開頭。

比特幣地址通常以 QR 碼的形式進行編碼,以便於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