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與功能分析
從基本的學習原則來分析兒童的行為被稱為行為分析。學習有三種類型:(1)經典條件反射,它關注的是由於行為的積極或消極後果而產生的學習;(2)操作性條件反射,它關注的是由於行為的積極或消極後果而產生的學習;(3)模仿,它關注的是透過觀察他人來學習行為的過程。
在臨床實踐中,行為分析是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評估的一部分,該評估關注有問題的目標行為以及假定與目標行為相關的可觀察到的先兆事件和隨後的環境事件。在進行此評估(也稱為功能分析)後,治療重點在於改變或重新排列引發或強化問題行為的先兆刺激和後續刺激。
行為與功能分析的方法
為了收集關於不適應行為以及可能維持或加劇這些行為的個人或環境因素的資訊,行為分析師使用各種評估技術或方法,包括直接觀察、自我報告、結構化訪談,有時還包括心理生理記錄。通常,資訊會以示意圖的形式組織起來。Stuart (970) 提出的先兆-行為-後果 (ABC) 模型簡單易懂,但對於理解兒童行為可能非常有益。
ABC 模型表明,就 6 歲的珍妮(一個有嚴重行為問題的兒童)而言,她在家中出現的問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她母親的回應所持續的。母親透過給珍妮一個冰淇淋蛋筒來明確地支援她的對抗行為。珍妮的行為也得到了強化,因為一旦她得到冰淇淋,她就停止了大喊大叫和哭泣。
根據 Lang (968) 的說法,在 ABC 模型的一個變體中,B 部分被分成三個反應系統:生理、認知和行為。這個模型廣泛應用於焦慮症的案例,因為它充分涵蓋了這種疾病的多種成分,例如自主神經反應(例如,心動過速、呼吸加快)、災難性思維(例如,“我快要死了”)以及迴避或逃避行為。
Kanfer 和 Phillips (970) 提出的更復雜的 SORKC 模型旨在新增有關其行為正在被審查的個人的資訊。SORKC 代表了為了全面瞭解兒童問題行為而應該審查的組成部分:S 代表引發目標行為的刺激,O 代表生物體的生物學狀況,R 代表目標行為,K 代表目標行為與其後果之間的關係,C 代表目標行為的後果。Ollendick 和 Cerny (981) 主要將此概念應用於兒童和青少年。
臨床應用
功能分析是行為治療師治療的基石。對問題行為的詳細檢查提供了最佳的干預起點。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功能分析通常是透過非正式、主觀和非系統性的程式進行的,其可靠性不明確。
功能分析中的許多控制變數都是假設性結構,尚未進行客觀測試以確定它們是否會影響目標行為。此外,功能分析的治療效果尚未經過實驗驗證。必須觀察,特別是如果功能分析提高了干預的效果。
行為契約
行為契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應用行為分析。行為契約是一份通常書面的協議,描述了對兒童期望的行為以及如果出現期望行為將提供的獎勵。通常,契約還會確定不可接受的行為以及由於此類行為而將採取的後果。在制定行為契約時,使用明確的語言來定義期望的(或不期望的)行為至關重要。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將來對特定行為是否發生產生分歧。另一方遵守契約的條款也至關重要。懲罰或強化必須立即實施,並且取決於契約中概述的行為。
行為契約已在教育環境中用於表現出不良行為的兒童。它規定了不良行為(例如攻擊其他兒童)的懲罰,以及積極行為(例如準時上課和完成作業)的強化。學校契約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在家提供強化措施,以換取期望的學校行為。
這種契約的好處是,在家中可獲得的強化措施(例如,看電視和零花錢)通常比在學校提供的強化措施更有效。這通常被稱為“家庭-學校”成績單。
行為契約包括在兒童中培養規則治理的行為,因為它們幫助兒童學習遵守規定期望行為及其後果的規則。從技術上講,這些是指令規則,因為治療師控制著行為之後出現的強化。這與問題解決訓練中使用的建議規則形成對比,在問題解決訓練中,臨床醫生不控制替代問題解決方案的效果,而只是對其進行建議。
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中採用的策略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核心概念是,人類行為受之前(先兆)和之後(後果)事件的影響。特定行為在面對普遍存在的先兆事件時重複出現的可能性取決於該行為的後果。如果行為之後是獎勵,它很可能會重複出現。如果沒有強化或伴隨著懲罰,它就不太可能再次發生。為了改變行為,行為矯正方法通常涉及使用強化或懲罰。
術語“行為矯正”和“應用行為分析”有時可以互換使用。但是,許多作者認為兩者之間存在區別,前者指的是比後者更早、不太完善的一套過程。應用行為分析確定當前與特定行為相關的先兆和後果,然後系統地修改這些先兆和後果以改變行為。相比之下,行為矯正不太關注理解當前維持行為的先兆和後果。
另一方面,它是基於引入比任何現有後果更有效的強化或懲罰,從而克服這些後果的影響。它強調的是改變行為,而不是理解導致行為的環境。
傳統行為矯正治療通常優於應用行為分析程式,因為它們更有可能有效,並且通常侵入性較小。假設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大喊大叫以引起老師的注意。一個經典的行為改變策略將包括用諸如在午餐時間被鎖在門外之類的懲罰來懲罰喊叫。
行為分析方法將看到喊叫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它接下來將教孩子一種恰當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例如舉手,並因這樣做而提供強化。
結論
行為分析從基本的學習原則來分析兒童的行為。它是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評估的一部分,治療重點在於改變或重新排列引發或強化問題行為的先兆刺激和後續刺激。SORKC 是一個用於全面瞭解兒童問題行為的概念。功能分析是行為治療師治療的基石,但尚未經過實驗驗證。
行為契約是正式協議,描述行為和獎勵。行為契約和行為矯正策略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涉及使用強化或懲罰來改變行為。行為矯正較少關注維持行為的前因後果,並且比應用行為分析更有效、侵入性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