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LC - 快速應用開發模型



快速應用開發 (RAD) 模型包含以下階段:

  • 需求規劃階段 - 在需求規劃階段,需要組織研討會以結構化的方式討論業務問題。

  • 使用者描述階段 - 在使用者描述階段,使用自動化工具從使用者那裡收集資訊。

  • 構建階段 - 在構建階段,在時間盒內使用程式碼生成器、螢幕生成器等生產力工具,並採用“做完為止”的方法。

  • 切換階段 - 在切換階段,執行系統安裝、使用者驗收測試和使用者培訓。

RAD Phases

快速應用開發模型 – 優勢

快速應用開發模型的優勢或優點如下:

  • 縮短週期時間和提高生產力,團隊成員減少意味著成本降低。

  • 客戶在整個週期中的參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無法獲得客戶滿意度和業務價值的風險。

  • 重點轉移到程式碼的所見即所得 (WYSIWYG) 模式。這使得清楚地瞭解正在構建的是否正確。

  • 使用建模概念來捕獲有關業務、資料和流程的資訊。

快速應用開發模型 – 劣勢

快速應用開發模型的劣勢或缺點如下:

  • 加速的開發過程必須對使用者做出快速響應。

  • 存在永遠無法完成的風險。

  • 難以與遺留系統一起使用。

  • 開發人員和客戶必須在縮短的時間範圍內致力於快速活動。

何時使用快速應用開發模型?

可以在以下情況下使用快速應用開發模型:

  • 使用者可以參與整個生命週期。
  • 專案可以進行時間盒管理。
  • 功能可以增量交付。

儘管快速應用開發模型的優勢得到認可,但在行業中卻很少使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