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術速成指南
武術 - 概述
“武術”一詞源於兩個漢字的組合:武意為“戰爭”,術意為“技藝”。武術源於中國武術。它有多種風格,可以使用武器或徒手進行。比賽中使用的武器包括劍、闊劍、短劍、直劍、長槍和器械。武術由兩人或多人參與。
這項運動自文明之初就存在。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從一開始,武術就在世界各地被練習,不僅作為一種自衛手段,而且是為了認識個人的內心世界。它也為觀眾欣賞運動員的肢體語言而進行。人們相信,古代人與動物之間的格鬥技巧構成了這項運動的基礎。
不久,這項運動的普及擴充套件到日本、韓國和其他遠東國家。這項運動最初的目的是教導人們真正的“人”的精神,然後才是技巧。後來又增加了腰帶、制服等服裝,使其成為一種正式的運動。
基本型別
武術主要分為兩種:
散打
在這種型別的武術中,參與者使用武術動作互相摔跤。
套路
它包含一系列流暢連線的手法、腿法、掃堂腿、跳躍、站立和步法,根據攻防原則編排和設計。
武術 - 目標
武術在裁判小組的監督下進行,比賽時間是固定的。裁判觀察全程比賽。他們根據所用時間、犯錯次數、動作流暢度、團隊參與者的同步性和協調性(如果是團隊賽)、保持平衡能力、遵守或違反規則以及其他重要的評分標準對個人或團隊進行評分。
武術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進行。得分最高的運動員或團隊將被宣佈為獲勝者。
管理機構
國際武術聯合會(IWUF)是1990年10月3日在北京成立的國際體育組織,旨在推廣競技武術。該聯合會自1992年以來一直積極努力,爭取使武術成為奧運會表演專案。該聯合會還幫助世界各地的其他聯合會組織武術比賽和活動。
歐洲武術聯合會、印度武術協會、巴基斯坦武術聯合會等是武術運動的一些地區性管理機構。
武術 - 參賽國家
武術屬於武術專案,具有優美的動作,並強調整體的藝術展示。自從1991年在世界錦標賽上推出以來,這項運動在不同國家間的普及程度和需求呈指數級增長。許多亞洲和非亞洲國家都積極參與此類比賽。一些主要亞洲國家的名單包括中國、馬來西亞、美國、義大利和越南。
在武術比賽中獲得獎牌榜首的國家有:中國、越南、伊朗、香港、新加坡和俄羅斯。
武術 - 器材
由於武術是一種武術形式,運動員不需要穿戴太多可能妨礙動作或增加身體重量的裝備。但是,需要一些裝備來防止拳打腳踢造成的傷害。讓我們來看看武術中使用的裝備。
拳擊手套
這些是武術中用來攻擊和防禦對手的普通拳擊手套。散打運動員需要佩戴。
護頭盔
用於保護頭部免受對手攻擊。此裝置用於安全目的。散打運動員需要佩戴。
護齒
在格鬥中,牙齒可能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因此,為了保護牙齒,必須像拳擊運動員一樣佩戴護齒。散打運動員需要佩戴護齒。
護胸
這是另一件安全裝置,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因為與拳擊不同,對手的打擊主要集中在對手的胸部。因此,武術運動員必須佩戴護胸。
護脛
此護具用於訓練目的。透過使用此裝置進行練習,運動員或學員可以增強其肘部甚至大腿的力量、潛力和肌肉。
護襠
這是一種運動護具,可以保護運動員免受腹股溝部位的嚴重傷害。
踢沙袋
該裝置由皮革和尼龍製成。它填充有鋸末或棉布碎屑。其周長或直徑為10英尺,可以同時進行踢打和衝拳。
擊打護墊
它也由皮革和尼龍製成。填充柔軟的海綿。它的設計可以五指握持。然而,它應該是平的,以便在衝拳時可以相應地提高衝拳的力量。
武術劍
在武術中使用的劍中,著名的包括刀術(闊劍)、直劍、太極劍、蒙古刀、苗刀、棍術和槍術。劍的末端有時會繫上流蘇或美麗的絲綢布,當武術運動員移動時,它會優雅地擺動。
武術 - 比賽環境
眾所周知,武術分為散打和套路兩種型別,因此有不同的比賽場地來進行比賽。
散打比賽環境
對於散打,比賽場地使用木材搭建。場地應高80釐米,長800釐米,寬800釐米。
它需要用軟墊覆蓋,頂部鋪設帆布表面。此外,IWUF的標誌必須顯示在平臺的中心。平臺的邊界也刻有5釐米寬的紅線。在平臺邊界內側90釐米處,標有10釐米寬的方框線。
套路比賽環境
套路比賽在長14米、寬8米的毯子上進行。應該有5釐米寬的邊界線標記,並且在較長邊線的中間,有一條30釐米長、5釐米寬的線。套路也可以在草地上進行。
武術 - 重要術語
由於武術起源於中國,它深受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武術中的幾乎所有術語都直接繼承自漢語。讓我們來看一些重要的武術術語:
武術術語 | 含義 |
---|---|
武術 | 武術 |
技術 | 技巧 |
練/練武術 | 練習/練習武術 |
跑步 | 跑步 |
活動 | 熱身 |
活動開了嗎? | 你熱身夠了嗎? |
壓/壓腿 | 拉伸/拉伸腿部 |
步法 | 步法技巧 |
上步 | 向前邁步 |
拳/步/腿法 | 拳法/步法/腿法技巧 |
踢 | 踢 |
裁判 | 裁判 |
開始 | 開始 |
贏了/輸了 | 贏了/輸了 |
分 | 分數 |
比賽 | 比賽 |
第一/二/三名 | 第一/第二/第三名 |
彩服 | 比賽服 |
前/後掃 | 前/後掃腿 |
騰空 | 跳躍 |
套路 | 武術藝術表演形式 |
散打 | 套路 |
擂臺 | 比賽場地 |
長/南拳 | 長拳/南拳 |
太極拳 | 緩慢而優雅的武術動作 |
太極劍 | 使用雙刃直劍的武術 |
刀術 | 闊劍 |
劍術 | 直劍 |
棍術 | 棍 |
槍術 | 槍 |
南刀 | 南方闊劍 |
南棍 | 南方棍 |
如何練習武術?
武術既是身體和心靈的內在也是外在的鍛鍊,它在身心發展方面非常有效,使人能夠為任何戰鬥做好準備。“武”字有五個含義:戰爭、戰鬥、格鬥、鍛鍊和舞蹈。
這是日常生活中對抗正常阻力所需的正常力量,例如跑步、慢跑、正常的舉重。它不是專門為武術運動員設計的,但在達到更高的水平之前,必須具備正常的體能。
為武術做準備
進行任何型別的針對最大阻力的訓練稱為最大力量。這個水平對武術運動員非常重要,因為他們需要儘可能提高他們的最大力量極限。
為了提高最大力量,武術運動員需要進行組數訓練。一組必須練習3-7次,並且練習強度必須從低到中再到高逐漸向上變化。
以高速對抗最大阻力的任何型別的訓練是爆發力的標誌。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啟動力量 - 這是在戰鬥開始階段產生高肌肉力量的能力。
速度力量 - 這是以高速克服較低阻力的力量。
力量速度 - 這是以高速克服較大阻力的能力。它也稱為力量。
武術 - 基本動作
武術是一項展示優美動作的運動,需要柔韌性、力量、完美的跳躍、旋轉和翻轉。以下是初學者可以嘗試的一些基本動作:
馬步 - 馬步
這是幾乎所有武術套路中使用的基本站姿。它提供了執行更復雜動作所需的平衡。首先,雙腳分開站立,略寬於肩寬。將膝蓋下蹲到坐姿,就像你跨坐在馬上一樣。保持上半身姿勢挺直,但不要緊張。
弓步 - 弓步
採取弓步站立,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呈一條直線。後腳略微向外旋轉,腳趾指向外側。保持兩腳後跟都著地。彎曲前腿約90度,降低身體。伸直後腿。保持上半身挺直,目視前方。
歇步 – 休息姿勢
右腳交叉疊放在左腳上。舒適地坐在左膝蓋上,確保兩腿之間沒有空隙。保持平衡,避免摔倒。當你降低身體時,抬起左腳後跟。頭部轉向左側,同時保持上半身挺直,下巴抬起。雙拳放在臀部。確保肘部收緊,手腕向上。
側踹腿 - 側踢
直立站好,雙手放在腰間,手腕向上。握拳,肘部靠近身體。一隻腳略微放在另一隻腳的後面,稍微彎曲以獲得一些預備的動量。利用這股力量,將後面的腿向側方踢出。踢腿的高度應儘可能高。
彈腿 - 急踢
直立站好,右臂伸到胸前。手腕彎曲,手指向上。左手握拳。左肘內收,手腕向上,左手放在臀部。左腳向前一步,右膝抬起至髖部高度。用一個有力動作踢出右腿,使其伸直。保持整個右腿與地面平行。踢腿的同時,也移動手臂。
手法
武術中使用各種手法 −
- 勾拳
- 掌
- 拳
戰鬥中,手的不同位置被稱為手法。
勾
在這個姿勢中,所有手指和拇指併攏成一個手法,手腕向內彎曲。手指不要過度彎曲。
掌
這裡五指併攏,拇指彎曲。隨著掌的用法變化,拇指伸直形成“V”字形。
拳
類似於正常的拳擊,手指緊握,拇指放在食指和中指的關節上。
戰鬥前的體位
以下是戰鬥前的一些體位 −
站立姿勢
在這個姿勢中,你必須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身體挺直。
動作練習
首先,你應該注意你的腳趾、臀部和肩部的旋轉位置。雙手應該在肩膀上自由活動。
注意事項
手臂和膝蓋必須伸直。此外,在運動過程中,兩臂必須相對。
肩部旋轉
以下是操作方法 −
站立姿勢
保持雙腿與肩部成一直線。
動作練習
將雙手伸向頭部,然後依次從右向左,從上到下移動。我們也可以前後移動它們。這不僅可以放鬆你的身體,還可以放鬆你的思想。保持雙臂放鬆和伸直,然後在身體前方做圓周運動。
跺腳
以下是操作方法 −
站立姿勢
正常站立,雙腿間距保持正常。
動作練習
藉助腳趾,將腳跟向前轉動,並將後腳向前移。同時,將雙臂交叉在腹部前。將上面的手向下向上做圓周運動。
同時,讓另一隻手做半圓形運動,直到頭部上方,處於閉合的腳擊打位置。此時,隨著支撐腿彎曲到腰部,讓臀部和身體進行半旋轉。
最後,讓擊打的手和腳一起跺在地上。在所有這些動作中,讓雙腿從膝蓋處彎曲,讓上半身從腰部挺直。
武術 - 各類分支
武術結合兩種型別的表演 −
- 散打
- 套路
散打
它源於其名稱,“散”意為三,“手”意為技藝。散打是三種格鬥風格的結合:投擲、拳擊和踢腿。它是武術的實戰部分。由於這些風格,武術與其他格鬥運動(如拳擊、摔跤和柔道)有所不同。散打於1979年在田徑專案國際賽場上亮相。此後,它已成為運動員和觀眾中最受歡迎的專案之一。
套路
與散打不同,套路是武術技巧的表演部分。這裡,武術運動員展示武術技巧,如力量、速度、敏捷性和節奏。根據比賽要求,他們可以有或無對手進行這些表演。套路在亞洲和奧運會上得到認可,並在各個級別(如高階、中級或初級)中積極開展。
武術服裝
服裝被稱為散打服。運動員穿的服裝包括 −
黑色和紅色短褲和背心。
半袖內衣和及膝短褲。
非團體服裝是短袖長褲,腰帶通常為深棕色、綠色或藏青色。
太極拳團體服裝是長袖,顏色非常淺,例如粉色、黃色、白色或淺藍色和綠色。
武術 - 規則
由於武術的表演運動涉及兩種主要型別,因此參加散打和套路比賽的選手有一套單獨的規則。讓我們簡要了解一下這些規則。
散打和套路的共同規則
以下是散打和套路運動員的一些共同規則 −
參賽選手必須根據自己的體重級別進行比賽。他們需要參加比賽前舉行的強制稱重環節。為了公平地稱量每位選手的體重,他們需要穿著非常輕便的內衣進行稱重。此外,如果選手體重超重,會給他們一些時間達到規定的體重。
有強制性的和個人編排的套路,參賽者需要在評委面前進行演示。
參賽者只有在被叫到後才能開始表演,在散打比賽中,他們需要先向裁判、教練和對手行禮。
參賽者必須穿著合適的服裝。
參賽者必須透過反興奮劑測試。
散打規則
散打規則如下 −
一場比賽包括三局,每局兩分鐘,每局之間休息一分鐘。
參賽者必須遵守武術風格的攻防規則。他們不得用頭部、肘部或膝蓋擊打對手。
如果對手已經倒地,則不允許擊打對手的頭部。
不允許攻擊對手的後腦勺、頸部和胯部。
在宣佈每場比賽開始和結束的訊號發出之前或之後,禁止攻擊對手。
套路規則
套路規則如下 −
有專門編排的或強制性的套路用於表演展示。
每次表演的持續時間可能因活動型別而異。時間在50秒到6分鐘之間。
選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表演,包括第一次行禮。
如果選手需要背景音樂,活動管理方會播放錄製好的音樂。音樂不得包含歌詞、文字或任何言語提示的動作。
關於武術器械的規則
以下是一些關於武術器械的規則 −
劍和刀 − 將武器豎直舉起,手臂伸直放在背後時,武器的尖端必須達到選手耳朵的頂部。
南刀 − 將武器豎直舉起,手臂伸直放在背後時,武器的尖端必須達到選手下巴的底部。
棍 − 這件武器的長度不得短於選手的身高。
槍 − 這件武器的長度不得短於地面到選手頭頂中指尖的距離,前提是選手直立,手臂向上伸直。
武術 - 錦標賽和冠軍
國際武術聯合會 (IWUF) 是一個管理機構,負責在世界各地組織武術錦標賽。除此之外,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管理機構來管理其境內的武術錦標賽。這項比賽的一些重要賽事包括 −
- 世界武術錦標賽
- 金州國際武術錦標賽
- 拉脫維亞公開武術錦標賽
- 歐洲太極拳和武術內家拳錦標賽
- 香港國際武術錦標賽
- 美國首都武術錦標賽
武術名人堂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武術專家 −
李連杰
李連杰於1963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他兩歲開始學習武術。作為北京武術隊的成員,他接受了武術訓練,並在中國武術錦標賽上獲得了15枚金牌和1枚銀牌。
儘管年紀輕輕,他還是與成年人競爭。據李連杰說,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隨中國國家武術隊前往美國為尼克松總統表演,尼克松要求他擔任自己的私人保鏢。除了是各種武術風格的專家外,李連杰也是一位著名的電影製作人和導演。
吳彬
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武術的先驅。他是一位武術教練,培養了中國最多的武術運動員。1963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武術系後,他開始了武術教練的職業生涯。
吳彬成為著名的北京武術隊教練。他還於1986年至1992年擔任中國武術研究所技術部主任。
郝志華
郝志華九歲時在北京體育學院師從吳彬學習武術。作為北京武術隊的成員,她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全能冠軍稱號。
她是中國武術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單次全國比賽中獲得6枚金牌和1枚銀牌的運動員。她還獲得了“中國十大運動員”獎。在她武術競技生涯中,她總共贏得了80多枚金、銀、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