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超立方體互連?
超立方體互連也被定義為二進位制 n 維立方體多處理器。超立方體被視為一個鬆散耦合系統。該系統由 N = 2n 個處理器組成,這些處理器以 n 維二進位制立方體的形式連線。每個處理器表示立方體的一個節點。
每個處理器都包含到其他 n 個相鄰處理器的直接通訊路徑。這些路徑與立方體的邊相關聯。處理器可以使用 2n 個不同的 n 位二進位制地址授權。每個處理器的傳送與其 n 個鄰居中的每個鄰居的傳送都不同,這僅透過一位位置實現。
該圖顯示了 n 的超立方體結構,其中 n = 1、2 和 3。

一個立方體結構包括 n = 1 和 2n = 2。它有兩個透過單個路徑連線的處理器。一個二維立方體結構包括 n = 2 和 2n = 4。它有四個節點,這些節點連結成一個正方形。在三維立方體結構中,有八個節點關聯為一個立方體。
在 n 維立方體結構中,有 2n 個節點,每個節點中都有一個處理器。每個節點都被授權一個二進位制地址,包括兩個鄰居的地址,它們在特定的一位位置上有所不同。
透過 n 維立方體結構路由訊息可能需要 1 到 n 個鏈路,從源節點到目標節點。例如,節點 000 可以在三維立方體結構中直接與節點 001 互動。它可以從節點 000 通訊到節點 111,訊息必須透過至少三個鏈路傳輸。
可以透過計算源節點地址與目標節點地址的異或來開發路由階段。所得的二進位制值將具有 1 位等效於兩個節點不同的軸。然後,訊息將與任何一個軸一起傳輸。
例如,在三維立方體結構中,從 010 到 001 的訊息會對這兩個地址進行異或,類似於 011。該訊息可以沿著第二軸傳輸到 000,然後沿著第三軸傳輸到 001。
超立方體結構的描述是英特爾 iPSC 計算機系統。它由 128 (n = 7) 臺微型計算機透過通訊通道連線而成。每個節點包括一個 CPU、一個浮點處理器、本地記憶體和序列通訊介面單元。
各個節點根據駐留程式獨立地操作儲存在本地記憶體中的資料。每個節點的資料和程式透過來自其他節點或立方體管理器的訊息傳遞系統而來。
資料結構
網路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
作業系統
Java
iOS
HTML
CSS
Android
Python
C 程式設計
C++
C#
MongoDB
MySQL
Javascript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