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路圖研究凸透鏡在不同物距下的像距
在光學研究中,透鏡被定義為一塊用於成像的玻璃或透明物質。此外,它由兩個表面構成。它僅僅透過聚焦來自特定物體的光線就能形成任何物體的影像。它具有若干特性,例如主軸、焦點、透鏡的曲率中心、孔徑和光心。在這兩種透鏡中,實驗將使用凸透鏡,它可以形成實像或虛像。透過本實驗,可以找到使用光路圖在不同物距下凸透鏡的像距。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找到凸透鏡在不同物距下的像距,並利用光路圖展示成像的性質。
理論
凸透鏡
凸透鏡的結構中間厚邊緣薄。它可以定義為表面向外彎曲的透鏡 (Mao et al. 2022)。凸透鏡也稱為雙凸透鏡或會聚透鏡。這種型別的透鏡會聚射在其上的光束。主要可以找到三種類型的凸透鏡:雙凸、平凸和凹凸。
透鏡公式
物距(表示為“u”)、像距(表示為“v”)和焦距(表示為“f”)之間的關係被稱為透鏡公式(openstax,2022)。它可以表示為:
[1/f] = [(1/v)- (1/u)]
在這個等式中,f=焦距,v=像距(從透鏡的光心),u=物距(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
所需材料
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一些材料是必須的 (teachoo, 2022)。需要一個焦距為12到20釐米的凸透鏡,一把用於測量的刻度尺,光具座,一根針和最重要的一個蠟燭。
實驗過程
圖1:物體的擺放位置
1. 如果物距無窮大 u=∞,像距將等於焦距 f,即 v=f。如圖 (a) 所示,當光線平行傳播時,它們在另一側形成影像。此影像形成在透鏡的另一側,並以真實、縮小且倒置的方式出現。
2. 如果物體放置在2F之外,則影像將形成在F和2F之間。如圖 (b) 所示,影像將是縮小的、倒置的,並形成在透鏡的另一側。
3. 如果物體放置在2F點,u將是焦距的兩倍,v也將相同。如圖 (c) 所示,所形成的像是位於透鏡的另一側,與物體大小相同,但倒置。
圖2:物體的 位置和像
4. 如果物體放置在F和2F之間,則形成的像是真實的、倒置的,並且比物體大。如圖 (d) 所示。
5. 如果u等於f,並且物體放置在F點,則影像將形成在透鏡的另一側,並且是真實的、倒置的,並且尺寸極大。圖 (e) 顯示了它是如何工作的。
6. 物體可以放置在C和F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的、虛的、放大的,並且在透鏡的同一側 (studyrankers, 2022)。這個像最不好的地方是它不能呈現在螢幕上。如圖 (f) 所示。
光路圖
圖3:光路圖
觀察結果
序號 | 透鏡光心位置 (cm) | 蠟燭位置 (cm) | 光屏精確位置 (cm) | 物距 (cm) | 像距 (cm) | 焦距 (cm) |
---|---|---|---|---|---|---|
表1:透鏡觀察結果
計算
這意味著焦距將為10釐米。簡而言之,給定透鏡(圖3)的焦距為10釐米。
結論
這個實驗需要一些注意事項,例如焦距必須在15到20釐米之間,它必須具有小孔徑,最重要的是螢幕不能晃動。凸透鏡形成的像是總是真實的、倒置的,並且在另一側可見。只有一個例外,如果物體放置在F點和C點之間。在這個位置,形成的像是物體的虛像和放大像,最重要的是它在透鏡的同一側。
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凸透鏡?
表面向外彎曲的透鏡稱為凸透鏡。它也稱為會聚透鏡或雙凸透鏡。
Q2. 透鏡公式是什麼?
透鏡公式是[1/f] = [(1/v)- (1/u)],其中,f=焦距,v=物距,u=像距。
Q3. 什麼是焦距?
透鏡的焦距是焦點和透鏡光心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