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與宗教信託


在印度,設立信託基金的基本目的是管理宗教和個人財產,併為社會中特別是經濟困難群體提供慈善服務。印度的法律框架確定了一些具體的活動,包括為主要居住在貧民窟或生活貧困的人們提供食物、教育、醫療救助等設施。除此之外,它還致力於保護古蹟和環境,以及推進任何其他具有公共效益的工作,並且這些工作必須具有慈善目的。信託基金的財務活動免於繳納稅款。此外,向信託基金捐贈其股份或收入的人也可享受免稅待遇。因此,為了規範此類信託基金及其活動,於1920年頒佈了慈善與宗教信託法。

慈善與宗教信託法定義了什麼?

為了有效地管理和監督慈善和宗教機構,於1920年頒佈了慈善與宗教信託法。該法的目的是收集關於為公眾利益設立的慈善和宗教組織的資料,並使受託人更容易就與這些組織有關的事項請求法院命令。

此外,“信託”是指附著於財產所有權的義務,該義務源於對所有者的信任,並由所有者接受,或者是他代表他人或代表他人和所有者宣告並接受的,如印度信託法第3條所述。“信託發起人”是指表達或斷言信任的人。“受託人”是指接受信任的人。“受益人”是指為其利益接受信任的人。

概述

慈善與宗教信託法於1920年頒佈,旨在有效地管理和監督慈善和宗教機構。該法的主要目標是收集關於為公眾利益設立的慈善和宗教組織的資料,並使受託人更容易就與這些組織有關的事項請求法院命令。該法還建議提供具體條款,以支付針對受託人採取的法律行動的費用。

為了獲得關於以下任何主題的命令,與為公眾利益設立的宗教或慈善組織相關的個人必須向法院提起訴訟 -

  • 受託人將收到法院的命令,要求其提供相關的檔案,其中包括有關信託的性質、目的、價值條款、管理、主題事項和收入的資訊。

  • 對於超過三年的期限,該指示還必須涉及對賬戶的審計和審查。

必須包括申請人和信託之間的關係,以及他要求指導的審計的具體情況。申請必須由申請人簽署,並以書面形式提交。根據民事訴訟法,申請人必須確認申請。當申請提交到法院時,法官必須聽取證詞並進行必要的詢問,以確定信託是否屬於現行法律的管轄範圍,以及申請人是否與信託有關。如果法院對問題感到滿意並宣佈聽證日期,則受託人和與信託相關的其他人員將收到包含聽證日期的通知副本。法院將進行訴訟程式,聽取申請人和受託人的陳述,並進行其認為必要的任何詢問。根據法院的要求,受託人還將有機會透過刑事訴訟法提交書面陳述。

當受託人提起訴訟聲稱信託不存在,並且該法不適用於針對其提起訴訟的信託時,法院必須下令中止訴訟程式。在採取適當步驟後,法院必須發出必要的命令或駁回申請。法院無權解決申請人和任何聲稱對信託不利的權利的其他人之間的任何所有權爭議。不遵守法院命令被視為違反信託,必須根據民事訴訟法提起訴訟。

根據該法,受託人被允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就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監督信託提供建議或指示。但是,如果法院認定該案件不適合簡易判決,則法院無需提供諮詢。只有在該法規定的條件下,才能提起法院訴訟。

公共信託和慈善信託

公共慈善信託免於繳納所得稅。所得稅法的第11、12和13條討論了給予公共慈善信託的免稅待遇。第80G條適用於向公共慈善信託的捐款人提供的福利。

  • 所得稅法第11條概述了公共慈善信託免於繳納所得稅的條件。

  • 第12條將信託收入的貢獻稱為為慈善或宗教目的而設立的信託或為這些目的而設立的組織收到的自願捐款。

  • 所得稅法第13條涉及沒收公共慈善信託的所得稅豁免。

法院有權確定針對慈善和宗教信託受託人提起的某些訴訟的費用。

審理根據1863年宗教捐贈法(1863年第20號)第14條或1908年民事訴訟法(1908年第5號)第92條提起的任何案件的法院,可在原告的請求下,在聽取被告的意見並進行任何必要的詢問後,如果法院認定此類命令是必要的且符合公共利益,則指示被告為原告在提起和維持訴訟過程中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任何費用提供擔保,或從其作為信託受託人持有的任何資金中存入法院認定足以全部或部分支付此類費用的金額,該訴訟與之相關。

申請費用(根據本法)

根據本法上述條款,法院有權確定與任何申請和所有相關訴訟程式相關的費用、支出和開支。法院可以命令將任何此類費用、支出和開支的全部或一部分由該申請涉及的信託的財產或收入承擔,或者以法院認為適當的任何其他方式和任何其他人支付。

只要個人(除申請人外)未收到申請通知,並且沒有獲得合理的機會就申請發表意見,則不得對其發出此類命令。

結論

慈善與宗教信託法於1920年立法,旨在規範信託的設立及其相關活動。該法定義和指導與慈善和宗教信託相關的所有規定,並定義了在行動過程中出現任何爭議時的程式。

常見問題

問:你如何理解慈善信託?

設立慈善信託的目的是為社會經濟上的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慈善服務,且不帶有任何個人利益。所有此類信託的財務交易都免稅,這意味著無需繳納稅款。

問: 誰管理慈善信託?

根據協議,慈善信託由被稱為受託人的幾個人管理。還有其他成員支援受託人履行其職責。

問: 慈善與宗教信託法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該法的兩個主要目標是使受託人更容易獲得與這些組織有關的事項的法院命令,以及收集關於為公眾利益而設立的慈善和宗教組織的資訊。該法還建議增加具體條款,以支付受託人的法律辯護費用。

更新於: 2022年12月19日

2K+ 瀏覽量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