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齡球有用資源
- 保齡球 - 快速指南
- 保齡球 - 有用資源
- 保齡球 - 討論
如何玩保齡球?
遊戲包含10輪,稱為局。在每一局中,每位玩家有兩球機會擊倒排列在球道盡頭的所有球瓶。一場保齡球比賽共有10個球瓶。比賽結束後,將綜合考慮所有10局的結果計算最終得分。
全中
玩家以投擲第一球開始一局比賽。如果一次機會成功擊倒所有十個球瓶,則稱為全中,該局結束。如果第一球后仍有球瓶未倒下,則玩家將獲得第二次機會。首先倒下的球瓶計入得分並移除。
補中
移除倒下的球瓶後,玩家第二次投球,如果第二次機會成功擊倒所有球瓶,則稱為補中。如果球道上有多個玩家,則遊戲將輪到下一位玩家,直到所有玩家都完成投球。
十個球瓶由機器自動排列成等邊三角形,位於球道盡頭。每個球瓶之間的距離為30釐米,此距離為球瓶中心間的距離。球瓶根據其位置編號,第一個球瓶稱為頭瓶。編號按向右後方順序排列。
球瓶散落
由於球與球之間距離較大以及球體較小,不可能透過球體接觸擊倒所有球瓶。因此,玩家會在投球時選擇不同的策略,從而導致球瓶之間產生連鎖反應,使所有球瓶都倒下。
對於右手投球者,如果球只接觸第1、3、5和9個球瓶,則會發生連鎖反應,可能會擊倒所有球瓶。
對於左手投球者,第2、4、6和8個球瓶是理想的完全擊倒目標。
由於連鎖反應導致每個球瓶倒下的過程也稱為球瓶散落。
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式全中是一種特殊的全中,玩家透過擊打與投球方向相反側的球瓶來獲得全中。對於右手投球者,布魯克林式全中發生在球穿過1-2球瓶區時;對於左手投球者,球穿過1-3球瓶區時發生。這種全中也稱為澤西側。
擊球后,如果發現某個球瓶搖晃,或自動機器拾起仍在搖晃的球瓶,則視為仍然站立,該球瓶不計分。同樣,如果球瓶移位,其編號不變。
球的釋放技巧
為了獲得完美的全中,玩家在球道上釋放球時會採用不同的技巧。釋放方式主要有兩種:直線釋放和弧線釋放。新手通常嘗試直線技術,而經驗豐富的玩家則選擇弧線。
在直線釋放中,右手玩家的目標是1-3球瓶區,左手玩家的目標是1-2球瓶區,這對於球瓶間的連鎖反應是理想的。在弧線釋放中,球最初沿直線運動,但逐漸轉向相反方向的球瓶區。玩家使用不同的技巧來使球產生弧線。
產生弧線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玩家在球道上釋放球時,先鬆開拇指,然後同時鬆開中指和無名指。這使得球獲得產生完美弧線所需的旋轉。
對於右手玩家來說,鬆開拇指的理想時機是10點鐘位置。這意味著當他的手在類似於鐘錶12點到10點的位置移動時,他需要釋放球以獲得完美的弧線。對於左手投球者,理想位置是2點鐘位置。
不同玩家的技巧和拇指位置會有所不同以產生弧線。產生弧線的第二種方法是不將拇指放入拇指孔。在這種情況下,投球者通常使用兩根手指來產生弧線。
研究表明,理想的擊球以6度的角度進入球瓶區。因此,玩家通常將球投擲到球道靠近邊溝的一側。在某些情況下,玩家會用一隻手使用手指,而另一隻手放在球的頂部,以便以剷球式從側面釋放球。
奶奶式
對於非常年輕或身體殘疾的玩家,允許他們雙手握住球,然後在兩腿之間向前擺動。通常在這種釋放方式中,玩家必須在犯規線附近釋放球。這也稱為奶奶式。
目前,剷球式弧線釋放由於其產生的更多旋轉和速度而越來越受到玩家的歡迎。
反彈傳球
另一種技術稱為反彈傳球,玩家將球從胸前投向球瓶。這種方式被許多保齡球社群禁止,因為它會損壞球道和球瓶。
後備式
另一種保齡球投球方式稱為後備式,投球者順時針(右手)或逆時針(左手)方向輕甩手腕。這與弧線釋放非常相似,球的運動軌跡是曲線而不是直線。
右手後備式遵循左手常規軌跡,而左手後備式遵循右手常規軌跡。對於新手來說,這是一種較難掌握的技巧。對於較重的球,也可能導致手腕受傷。
旋轉球
通常,保齡球垂直滾動。如果拇指和手指孔在適當的位置鑽孔,球會完美地產生弧線。在亞洲國家,由於油脂條件較差且球道維護不佳,很難在球道上讓球產生弧線。在這些地方,旋轉飛碟式釋放更受歡迎。
在旋轉球釋放中,無論球道的油脂條件如何,球總是會在球道上滑動而不是垂直滾動。球通常會穿過球瓶採用非常規路徑,從而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擊倒球瓶,這在傳統釋放中是很少見的。
旋轉球釋放是透過逆時針旋轉球,直到手在球的頂部;兩根手指在12點鐘位置,拇指在6點鐘位置。釋放球時,所有手指同時離開球。旋轉球更難掌握,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傷害。來自臺灣和香港的玩家大多采用這種釋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