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長大的,而兄弟姐妹之間的紐帶最有可能伴隨我們一生。兄弟姐妹對我們的發展有多重要?臨床醫生和家庭治療師長期以來一直聲稱,兄弟姐妹在兒童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和有影響力的角色。然而,直到過去二十年,關於兄弟姐妹影響的全面研究才比較有限。

最近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哪些影響兄弟姐妹之間互動方式的因素?兄弟姐妹之間友誼或敵意的關係在時間上是否具有一致性?關於兄弟姐妹對兒童適應和幸福感、社會和情感理解以及其他關係的影響,有哪些證據?

兄弟姐妹關係中的個體差異

從出生到青春期,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在情感上都非常強烈。根據觀察性研究,大多數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動對某些兄弟姐妹來說是非常不愉快的,對另一些兄弟姐妹來說,會經常表達好的感覺,而對另一些兄弟姐妹來說,情感性質則是不明確的。這種關係的情感本質從學前階段一直持續到童年中期。

為什麼兄弟姐妹之間會有不同的聯絡?

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生順序、性別和年齡差距作為個體差異的原因。關於年齡差距和性別對幼兒期兄弟姐妹互動影響的資料尚無定論;在童年中期,性別差異變得更加明顯,男性報告與兄弟的溫暖和親密感較少。有報告稱兒童的氣質特徵與其與兄弟姐妹的關係之間存在關聯。

然而,研究結論並不一致。最近的兄弟姐妹研究已經擴充套件到涵蓋家庭內外親密關係的質量作為個體差異的原因,以及兄弟姐妹對兒童社會認知發展影響的證據。

兄弟姐妹的貢獻:哥哥姐姐和出生順序

兄弟姐妹關係和認知發展之間存在聯絡。例如,Freijo 等人(2006)強調了這些互動在培養換位思考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情感和心理狀態方面的意義。他們還提出,有哥哥姐姐的孩子在更年輕的時候就發展出心理理論技能。

Brody(2004)假設,在童年中期,哥哥姐姐可以在幼兒時期教給弟弟妹妹新的語言技能和認知概念。在童年中期,哥哥姐姐成為更好的老師,因為他們懂得如何簡化工作以方便弟弟妹妹。隨著哥哥姐姐獲得考慮他人觀點的能力,他們將教學行為適應弟弟妹妹能力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Zajonc 和 Markus(1975)發現出生順序影響了各個方面。他們發現,長子比後出生的嬰兒智力能力更強。例如,Kuba 等人(2018)指出,他們在需要發散思維和抽象推理的考試以及其他衡量智力或智慧的評估中表現更好。

兄弟姐妹的重要性

兄弟姐妹關係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從童年到老年,都會發生變化。當父母很忙或不在家時,哥哥姐姐會幫助、照顧和保護弟弟妹妹。兄弟姐妹很可能以這種方式一起度過很多時間;因此,瞭解他們在彼此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至關重要。

根據 Lewin 和 Sharp(2011)的說法,兄弟姐妹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還因為他們本身。有兄弟姐妹的人在老年時擁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更低的抑鬱症發生率,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分享了經歷和一種家庭認同感。兄弟姐妹在疾病或災難期間互相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援。這種型別的幫助在分居的兄弟姐妹和同住的兄弟姐妹中都很常見。除此之外,兄弟姐妹在彼此的生活中還扮演著其他重要角色。

兄弟姐妹關係和親子關係

積極的親子互動與令人滿意的、充滿愛的兄弟姐妹關係有關。相反,不利的親子關係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敵意有關。研究表明,與父母建立了牢固依戀關係的孩子與兄弟姐妹的關係也很好。然而,從這些模式中無法推斷因果關係。

雖然這些關聯通常被視為父母影響力的證據,但兒童的氣質特徵也可能導致與兄弟姐妹和父母的關係出現困難。雖然孩子的開朗性格可能有助於與父母和兄弟姐妹建立積極的關係,但兄弟姐妹之間持續的爭吵可能會導致具有挑戰性的親子互動和親子關係中的問題。

與這種跨家庭關係的敵對關係證據形成對比的是,一些研究表明,在親子關係疏遠或不感興趣的家庭中,可以形成支援性的兄弟姐妹互動。這些“補償性”的家庭互動模式在經歷壓力和社會困境的家庭中可能更為普遍。

對於在婚姻衝突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來說,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支援的來源。一項縱向研究表明,與兄弟姐妹之間有著牢固溫暖關係的孩子在經歷可怕的人生經歷後,適應問題較少。

兄弟姐妹對適應的影響

已經發現了兒童與兄弟姐妹的關係、他們的暴力對抗行為以及他們的內化行為(焦慮、擔憂和抑鬱行為)之間的相關性證據。影響力從哥哥姐姐傳遞給弟弟妹妹,反之亦然。低水平的親社會行為(關愛、同情和樂於助人的態度、支援行為)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敵意和行為問題的產生有關。這些傾向獨立於有害的親子互動,並提供了兄弟姐妹衝突對兒童的直接後果和負面影響的證據。

還發現了兄弟姐妹對適應的間接影響,例如不同的親子關係對兒童適應問題的影響。關於兄弟姐妹關係早期階段的研究資料——兄弟姐妹的出生對兒童幸福感的影響——同樣明顯。有記錄表明,在兄弟姐妹出生後,長子的攻擊性、依賴性、焦慮和退縮等問題有所增加。

干預計劃和兄弟姐妹關係

兄弟姐妹衝突的普遍性、兄弟姐妹欺凌的證據以及兄弟姐妹爭吵與兒童暴力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強調了將減少兄弟姐妹衝突作為修復關係的主要策略,例如透過父母培訓。對加拿大 5-8 歲的兒童進行了父母調解(鼓勵思考、討論情緒和考慮另一個孩子的觀點)的短期益處研究。

孩子們很樂意接受調解,並且課程使他們能夠解決衝突問題。這些治療措施減少了衝突,但並沒有加強關係的積極品質。另一方面,Kramer 對關係的積極方面進行了很好的評估,並根據審查中確定的能力制定了一個針對兄弟姐妹和父母的干預計劃,“與姐妹和兄弟一起玩樂”。這些能力包括:

  • 玩耍

  • 交談

  • 共同享受

  • 重視幫助和支援

  • 欣賞兄弟姐妹對彼此的獨特瞭解

  • 學會尊重兄弟姐妹的觀點和興趣,以及自己的觀點和興趣

  • 在困難的情況下管理情緒

  • 學會檢查錯誤的敵意歸因

  • 避免野蠻行為或專橫

  • 衝突管理

該計劃對兄弟姐妹關係的影響很容易預測。

結論

兄弟姐妹在兒童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和有影響力的角色。然而,直到最近二十年,關於兄弟姐妹影響的研究才比較有限。兄弟姐妹關係中的個體差異、氣質特徵和親子關係都與個體差異相關。兄弟姐妹關係可以在兒童社會理解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點可以透過他們與兄弟姐妹的關係與他們的暴力對抗行為和內化行為之間的相關性來證明。

低水平的親社會行為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敵意和行為問題有關,以及兄弟姐妹對適應的間接影響。與母親和兄弟姐妹的關係中溫暖程度低的孩子在孤獨感、自我價值感和不良行為方面表現較差。<

更新於: 2023年5月10日

229 次瀏覽

啟動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