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號:定義和用法
什麼是問號?

問號(?)是一個標點符號,用於表示句末或短語末尾的直接疑問。問號的其他名稱包括疑問號、疑問標記和疑問點。
例如 -
瑪拉問道:“你回到倫敦開心嗎?”
瞭解語法中的疑問句有助於理解問號及其功能。疑問句,也稱為疑問句,通常與陳述句、祈使句或感嘆句區分開來。它以問號結尾。
問號的用途
《韋氏標點和風格指南》指出,“問號用於結束直接疑問”,並且“總是表示疑問或懷疑”。
出了什麼問題?
他們多久才會露面?
雷內·J·卡彭,《美聯社標點指南》的作者,將問號定義為所有標點符號中“最不苛刻”的符號,並補充說,你只需要知道什麼是疑問句,你就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疑問句是一種常用於衡量理解的疑問句形式,例如,
你今天參加比賽了,對吧?
在這種情況下,問號的功能看起來很簡單。卡彭認為,疑問號總是被用作直接疑問。但更深入的觀察表明,這個看似簡單的標點符號可能難以使用,也容易濫用。
正確和不正確的用法
在各種情況下,作者正確使用問號可能會很困難 -
卡彭表示,當你有多個希望得到答案或回覆的問題時,你應該使用問號,甚至可以使用多個問號,即使是在句子片段中,例如 -
你的暑假是怎麼過的?旅遊?冒險?閱讀小說?
哈羅德·拉比諾維茨和蘇珊·沃格爾在《科學風格手冊:作者、編輯和研究人員指南》中指出,問號後面不應該緊跟逗號,除非是縮寫的組成部分,否則也不應該緊跟句號。
一般來說,不應該為了強調而重複使用問號,也不應該與感嘆號一起使用。
例如,像這樣的句子
你最近怎麼樣???
在訊息和社交媒體語言中很常見,但在語法上是不正確的。
同樣地,
你什麼時候到這裡的!?
是錯誤的,因為同時使用了感嘆號和問號。
根據《美聯社風格手冊,2018 年》,逗號應該始終放在問號之前,例如 -
“她問道,“誰在那裡?”
逗號和問號不應該一起使用,無論是在引號之前還是之後。因為在該短語中,問號完成了疑問從句,所以它出現在引號之前。
一般來說,不要在間接疑問句末尾使用問號;而應該用句號結束。間接疑問句是傳達疑問的陳述句。卡彭建議,當不需要回復時,不要使用問號,並提供了以下間接疑問句的例子 -
雖然“你介意關一下窗戶嗎”看起來像個問題,但它可能不是。當你離開時,不要砰地關門的要求也是如此。
傑拉爾德·J·阿爾雷德、查爾斯·T·布魯索和沃爾特·E·奧利烏在《商務寫作指南》中指出,當你“提出”反問句時,你會刪除問號,反問句只是你不期望得到答案的陳述句。
請幫忙把雜貨拿進來好嗎? - 如果你只是期望得到回覆,這是一個不需要回復的“禮貌請求”的例子。
疑問句中的間接疑問句
正如韋氏標點指南中的這個例子所示,使用問號可能更具挑戰性 -
她的動機是什麼?你可能會問。
說話者並不期望對陳述中的間接疑問進行回覆。說話者實際上是在引用或公開聽眾的觀點,同時提出了一個包含疑問短語的間接疑問。韋氏提供了更具挑戰性的例子 -
我自然想知道,它真的會起作用嗎?
她真的感到困惑,並問道“誰會做出這樣的事?”
第一個短語也使用了間接疑問。我,作為說話者,在轉述我自己的話,這些話的形式是一個疑問句。但這並不是一個疑問句,因為說話者並不期望得到回覆。韋氏建議將上述第一個從句改寫成一個簡單的陳述句,而不是使用問號 -
我自然想知道它是否真的會起作用。
第二個句子也是一個帶有疑問句的間接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誰會做出這樣的事?”是一個疑問句,所以你會注意到問號出現在引號之前。
在《回到未來》,喬治·伯納德·肖提供了一個著名的間接疑問句的例子,該疑問句同時包含一個疑問句(或疑問)-
“你觀察事物並問,“為什麼?”但是,我夢想那些未實現的可能性,並問,“為什麼不呢?”
說話者提出了兩個觀點,並且他並不期望得到任何一個觀點的回覆。然而,在每個斷言中都包含一個問題——“為什麼?”和“為什麼不呢?”,這兩個問題都引用了聽眾。
會話標記
根據羅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的說法,他是《語法的魅力》的作者,問號是最“本質上是人類”的標點符號。這種標點符號“將溝通視為參與性的,甚至是會話性的,而不是攻擊性的”。以問號結尾的疑問句間接承認對方,並徵求其意見和貢獻。
克拉克認為,問號是“討論和探究的動力,是謎題的解答和秘密的揭示,是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期望與解釋”。如果使用得當,問號可以幫助你吸引讀者,讓他們感覺自己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你正在尋求他們的答案,並且他們的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