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效應與面積成正比還是反比?
我們現在知道,磁性材料周圍的磁力線或磁通量用希臘字母 Phi,(Φ) 表示,單位為韋伯,(Wb),以“威廉·愛德華·韋伯”命名。但是,給定單位面積內的磁力線數量稱為“磁通密度”,由於磁通量 (Φ) 以 (Wb) 測量,面積(A) 以平方米 (m2) 測量,因此磁通密度以$\frac{韋伯}{{米}^{2}}$或$(\frac{Wb}{{m}^{2}})$ 為單位,並用符號B表示。
然而,當在磁學中提及磁通密度時,磁通密度的單位以“尼古拉·特斯拉”命名為特斯拉,因此,一個$\frac{Wb}{{m}^{2}}$等於一個特斯拉,$\frac{1Wb}{{m}^{2}}=1T$。磁通密度與磁力線成正比,並與面積成反比,因此磁通密度可以定義為
$B=\frac{\varphi }{A}$
其中,
B = 磁通密度(以特斯拉為單位測量)
Φ = 磁力線或磁通線(以韋伯為單位測量)
A = 面積(以米為單位測量)
因此,從上述等式中,我們可以說磁效應或磁通密度與面積成反比。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