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測量


簡介

尺寸總是與另一個物體相關聯或被理解。尺寸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本身的含義毫無意義。例如,一隻狗對你來說可能看起來很小,但從螞蟻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巨大的。在數學中,尺度非常重要。認識到數學無處不在,我們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定義和完善它,這對於理解日常生活中模式和數字至關重要。

測量定義

測量是一種方法,它涉及將物體的特徵與參考值進行比較以識別其屬性。測量是表達任何物品、事物或事件的數量的主要度量。

在許多數學分支中,我們處理幾種基本的測量變數類別。如下所示:

  • 溫度

  • 時間

  • 重量

  • 長度

  • 體積

測量的方法和工具

測量物理變數的各種方法如下。

  • 直接法

    透過將未知量與標準進行比較,直接測量法直接確定量的值。

    不需要進行任何數學計算即可獲得結果。

    例如,使用捲尺測量牆的高度。

  • 間接法

    當無法進行直接測量時,採用間接測量方法。

    直接測量涉及精確測量您想要測量的量,而間接測量則涉及測量另一個量並透過數學關係確定所需的值。

    例如,體積透過將質量除以密度來計算(體積 = 質量/密度)

  • 比較法

    在比較測量方法中,將要測量的量與已知相同量的值進行比較。

    例如,將一個人的身高與另一個人的身高進行比較。

  • 替代法

    在替代測量方法中,將要測量的量的值替換為相同量的已知值。透過用具有相同指示裝置效應的已知量替換要測量的量,透過指示裝置上的直接比較來確定要測量的量。

    例如,用替代法校準砝碼。

  • 零位法

    在零位測量方法中,將要測量的量與已知量之間的差值設定為零,即指示器指示讀數為 0。零位測量方法的精度較高。

    例如,使用惠斯通電橋測量未知電阻

  • 基礎方法

    基本測量方法將其測量基於對作為該量定義的基礎量的測量。

    直接測量被測量的量的定義和量本身。

    例如,用定點裝置測量溫度。

    以下是一些用於測量目的的工具:

  • 捲尺 - 用於測量長度和距離。

  • 擺鐘 - 用於測量時間。

  • 稱重機 - 用於測量重量。

測量的歷史

  • 最早已知的權重和測量系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或 4000 年。即使在最古老的文明中,貿易、農業和建築需求也需要測量。

  • 每個地方都制定了自己的長度、面積、體積和質量標準,早期標準單位可能僅適用於單個社群或小區域。此類系統通常與單個應用領域有很強的聯絡,因此體積度量。

  • 從 18 世紀開始,建立了現代化、簡化和一致的權重和測量系統,基本單位由計量學領域越來越精確的技術建立。電力發明和使用是建立標準化、全球適用的單位的驅動力之一。

全球的測量單位

如前所述,許多形式的測量都有測量單位。讓我們看看下面列出的測量單位。

  • 時間 - 有多種表達時間的方式,包括使用秒、分、小時、天、周、月

  • 長度 - 長度的測量可以用釐米、米英寸英尺等表示。

  • 重量 - 噸、克、公斤等單位用於表示各種物品的重量。

  • 體積 - 升、立方厘米等單位用於表示體積。

  • 溫度 - 攝氏度、華氏度開爾文是三種主要的溫度測量單位。

米和英尺之間的轉換

一米等於 3.28084 英尺,因此要將給定的米值轉換為英尺值,我們必須將米值乘以 3.28084。

例如,將 5 米轉換為英尺。

由於 1 米等於 3.28084 英尺。

因此,5 米 = 5 × 3.28084 英尺。

因此,5 米 = 16.404 英尺。

周長、面積和體積

  • 周長 - 形狀圖形的總長度,通常稱為其所有邊的總和,稱為其周長。將物體的邊長相加即可確定其周長

  • 面積 - 形狀邊或邊緣內包含的空間稱為其面積。面積通常透過將形狀的長度和寬度相乘來確定,並以平方單位表示。但是,公式會因不同的多邊形而異。

  • 體積 - 形狀佔據的 3D 空間量稱為其體積。由於體積是透過將形狀的底面積乘以其高度來確定的,因此體積以立方單位(立方米、立方厘米)報告,因為高度始終以普通單位(米、毫米等)測量,而面積以平方單位(平方米、平方釐米等)測量。

已解決示例

示例 1:16 米的英尺當量是多少?

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 1 米等於 3.28084 英尺,因此我們將給定的米值乘以 3.28084 以獲得轉換後的等效英尺值。

因此,16 米 = 16 × 3.28084 = 52.49 英尺。

示例 2:描述如何使用尺子測量直線。

解決方案:為了確定紙上繪製的直線的長度,我們必須使用普通的釐米或米刻度。測量過程如下

  • 將直線的一端與尺子的 0 刻度對齊。

  • 驗證尺子的邊緣是否完全垂直於直線。

  • 從垂直角度檢視接觸直線另一端的標記。

  • 注意此符號的重要性。此點表示長度的大小。用於測量的刻度單位也很重要,也需要包含在內。

結論

  • 尺寸總是與另一個物體相關聯或被理解。尺寸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本身的含義毫無意義。

  • 測量是一種方法,它涉及將物體的特徵與參考值進行比較以識別其屬性。

  • 測量物理變數的各種方法如下。

    • 直接法

    • 間接法

    • 比較法

    • 替代法

    • 零位法

    • 基礎方法

  • 一米等於 3.28084 英尺,因此要將給定的米值轉換為英尺值,我們必須將米值乘以 3.28084。

常見問題解答

1.測量有什麼作用?

為了充分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需要測量一些事物,包括距離、時間、溫度等。測量概念幾乎應用於每個學科。

2.如何將米轉換為英尺?

可以透過將提供的米值乘以 3.28084 來將米轉換為英尺。

3.30 米的英尺當量是多少?

由於 1 米等於 3.28084,因此 30 米是 30 乘以 3.28084,等於 98.425 英尺。

4.什麼是比較測量方法?

在比較測量方法中,將要測量的量與已知相同量的值進行比較。

5.公制系統如何量化力?

公制系統使用千克作為力的單位,用符號 kg 表示。

更新於: 2024 年 3 月 11 日

95 次檢視

開啟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